2)第206章 拓殖东南,横扫南洋计划_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潮、威力大、颗粒稳定等优点,是黑火药进化到顶点的产品),前膛装填,使用米尼弹,采用燧发点火发射,威力巨大,最大有效射程350米,精准度高等优点。

  唯一的缺点,就是装填速度为每分钟两发,优秀射手能达到三发,即装填较慢。

  即便如此,这也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火器之一,仅次于许家军使用的电发火后膛枪。

  剩下两万人则是弓弩兵,每人配备一把小型滑轮钢弩(可省一半的力),但威力同样可观,最大杀伤射程150米,只要体能充足,每分钟能射出五支箭矢,且战后可以把箭矢回收,以减轻后勤负担。

  总之,这支人数达五万人的无罪军,从头到脚,都体现了一种向成本妥协,对后勤妥协的味道,但战斗力依然能得到保证,绝不会是一支弱旅。

  且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很快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要源源不断的训练出无罪军。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组建无罪军的目的是什么?又准备搞出些什么事情?

  拓殖。

  自然是为了送他们去海外拓殖,一只手拿着刀枪,一只手拿着锄头,兵农合一,开拓出更多的属于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正因为承担了这项光荣且伟大的任务,所以到了海外,只要无罪军把刀口对外,只要增加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那么无罪军不管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都是‘无罪’的,法律不会惩罚他们,道德不会谴责他们,有功无过,会受到称赞和褒奖,压根不需要有任何负罪的心态。

  这便是‘无罪军’的由来。

  为此,早在九月份之前,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许家庄高层便制定了《拓殖东南,横扫南洋》的初始计划。

  又结合现实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做出了不少的调整。

  故而今天的这场高层战略会议上,许远拿出了一套最终的行动方案,开口说道:

  “这一次,我们得真正大干一场,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了。”

  “根据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的原则,我们要先开拓离我们最近的海外拓殖点,甚至就是大明境内的领土资源。”

  “如开发程度不高的台湾岛,我们要移民五十万人,建立50座的甘蔗庄园,从而获得无数的白糖,满足百姓的吃糖需求,满足工业原料的需求。”

  “大明最南端的琼州府海南岛,我们也要移民五十万人,建立50座的水稻庄园,圈占开垦出至少150万亩的稻田,一年三季的种植高产水稻,目的是未来每年都能带来2400万石的稻米(即150万吨),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输出基地。”

  “然后去旁边较近的越南红河平原,去占婆的湄公河三角洲,也要移民五十万人,建立30个以上的水稻庄园兼殖民点,圈占开垦出至少百万亩的水稻田,建立第二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