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老物件_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显得乱。

  蒋非手上拿着布,细致地一样一样擦过去。

  房间的角落放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桌上有一个看起来也很古老的盒子。

  蒋非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同样是老物件了。

  盒子里有三张粮票,票上印着“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下面是年份:1966。

  在上世纪50—8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购买很多物品都需要票证,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

  粮票、布票、肉票、食用油票、茶叶票

  蒋非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讲起以前的日子。

  那时候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名目繁多。

  有些现在听起来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买肥皂要票,买板凳要票,买白萝卜要票。

  连结婚还要持结婚家具购买证大衣柜的票才能买到。

  这么一翻,蒋非看到他妈妈还收藏着不少已经用不着的老物件了。

  八仙桌下放着一个大摆钟。

  蒋非记得小时候是挂在老房子的客厅里的,整点就会报时,一点响一下,两点响两下

  大摆钟上有两个孔,用来调时间和上发条的。

  它总是走着走着就变得慢了,然后爷爷就会给它上弦。

  还有他小时候用过的复读机以及几盘没有扔掉的磁带。

  那时候这些可是蒋非的宝贝,一张磁带有两面,一面听完要手动换另一面。

  一个不小心,磁带卡在复读机里了,他要心疼半天。

  小心翼翼地抽出卡住的磁带、理顺、重新装回去,运气好的话,还能接着听。

  蒋非还看到了他初中时用过的铁饭盒。

  他初中属于半宿,中午在学校吃,晚上不在学校住。

  那时他要自己带米到学校,每天自己往铁饭盒里放好米,放在统一的长桌子上。

  食堂每天上午会收饭盒,给他们加上水去蒸饭。看書喇

  中午下课了去食堂,经常要在一堆饭盒里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的名字。

  要是哪天一眼看见自己的饭盒,那铁定一个中午都是愉快的。

  哦,他每天还要自己拿个罐子带菜过去吃。

  食堂也有菜卖,种类很少,一碗豆腐五毛、一碗青菜五毛,好多学生舍不得买。

  他们半宿的,每天能回家,早上可以带着新鲜的菜来学校。

  难熬的是那些住宿的。

  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除了星期一能吃个新鲜菜,接下来基本是咸菜、萝卜。

  会在食堂里买菜的大部分是住宿生。

  “叮当,叮当—”

  星星趴着在床上睡的正熟,听到外面传来脆生生的声响,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

  她翻身坐了起来,脸上印着明显的草席印子,揉了揉眼睛,她看到奶奶在旁边睡的正香。

  星星轻轻悄悄地下了床,往客厅一看,没有人。

  她赤着脚跑上二楼,本来奔向她爸爸房间的,听到杂物间有声音,便拐了个道。

  “爸爸~”星星欢快地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