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新收了徒弟,很自然的进入教徒模式。

  “故宫研究所那些老家伙就是一群收破烂的,就喜欢收集一些坏家具,碎瓷片,破砖烂瓦……

  那就是一群疯子!”

  “一群可爱又可敬的疯子!”

  杨明德和老太太很随意的说着一些,后世张俊平接触不到的东西。

  有常识,也有秘闻,让张俊平大开眼界。

  “师父,我想勤工俭学!”张俊平把自己今天早上琢磨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现在不就在勤工俭学?”

  “不是现在这种,我想开一个家具店,做勤工俭学!”

  “开家具店?怎么想起开家具店了?”

  “我想开家具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然是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第二,就是把自己对木艺方面的研究,转化为成果!

  比如,我在维修明清古家具中,学到的一些传统家具里面的工艺,可是尝试着融入到新式家具之中!

  让传统工艺在新式家具中焕发新生!”

  张俊平没有隐瞒自己想赚钱的目的。

  赚钱不丢人!

  即便是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艺术巨匠,也一样要赚钱。

  世人衡量艺术家的成就,也往往喜欢用艺术作品的货币价值来衡量。

  你的作品卖一百万,我的作品值二百万,那么在世人眼里,我就是比你厉害。

  “想法不错,我看可以!

  等开了学,你打个勤工俭学的申请交上来!”

  “谢谢师父!”

  这个年代,只要你敢闯敢干,基本上都会发财,可是私人做生意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国家改革开放了,也允许个人经商,有了个体工商户。

  但是,这个年代,个体工商户绝对是贬义词。

  一旦当了个体工商户,不仅自己要遭受白眼,就连家人也跟着抬不起头来。

  这个年代,干个体工商户的都是那些没有工作的闲散人员或者劳改释放人员。

  可是,还有一种情况,做个体经营,不仅不会被瞧不起,还会得到赞誉。

  那就是大学生勤工俭学。

  八十年代,国家,学校都非常支持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

  就像古人说的,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大学生的事,能叫经商吗?

  这叫勤工俭学!

  这叫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经验!

  张俊平打的注意就是打着勤工俭学的旗号,开一家家具店。

  按照现在的情况,开家具店那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就连家具店的工人他都想好了。

  把村里那些跟着杨明德学过木匠的叫过来,足以支持起一家家具店来。

  “你能塌下身子,干点事,师父自然是支持的!

  你想好在什么地方开店了吗?”杨明德点点头,很欣慰的问道。

  他对张俊平务实的做法还是很赞成的。

  杨明德自己的家族本身就是世代经商的。

  建国前,北京最大的木器厂就是杨家的产业。

  建国后,搞公私合营,后来又被收归国有……

  “大栅栏吧!这边人气比较旺!”

  店址,张俊平早就想好了,就在大栅栏。

  先租,有机会就买下来。

  “门店的事,需要我帮忙吗?”老太太开口问道。

  “距离开学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先慢慢找着点,实在不行,我再麻烦师父您老人家!”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