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五章 发财了、发财了_红楼之开国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庐州通判,是最早降滁州军的官员之一。

  因他能力出众,且爱惜百姓,就得到重用,让他担任太平府执政,成为降官中地位最高之人。

  半年下来,高骏将太平府梳理的太太平平,去年年底还被选为二十五个参谋生之一,成为军校生,算是刷新了资历。

  如今上上下下,都将他当成了自己人。

  李遥不是别人,就是曲阳的捕快李四,李远胞兄,邓健麾下老人,擅长政务。

  霍五父子与邓健在曲阳时,就是李遥打理曲阳县庶务。

  等到霍五父子去了滁州州府,接手滁州军,就调李遥去滁州接手州务。

  在滁州军的文官体系中,李遥能力出众,资历也老,仅次于林师爷与宋老大人,也是二十五个参谋生之一。

  这次调人接手常州、苏州、松江三府,霍五也与几位元帅商量过人选问题。

  毕竟这三地,各有所重。

  苏州府人口最多,事务最繁杂。

  常州府境内山脉连绵,有铁矿,还有太湖悍匪,需要强有力的人镇守。

  松江看似偏远,也有众多盐场,还沿海,要防着海匪,也需要有人统领全局。

  霍五与大家商量过,就调了朱都尉接手常州府,顺带着常州府内剿匪事宜。

  朝廷官员出身的高骏接手苏州府,稳定地方为主。

  带过兵的李遥接手松江府,可以清查沿海盐场,肃清地方。

  朱都尉之前闲职,就跟着大军出发;其他两人则是回去交接了一番差事后,才匆匆赶来。

  霍宝年岁虽小,可身份地位在这里,两人面对少主,都十分恭敬。

  “苏州维稳为主,可以进行吏员试了,依旧是异地为官……还有征丁纳银事宜,也该开始预备起来,只是不可耽误春耕,粮食为要。”

  霍宝对高骏交代道。

  去年在太平府、金陵府、镇江府三地征兵十几万,眼下镇江、苏州、松江三地也是差不多数目。

  只是有了新执政过来,就无需另派人手负责征丁之事。

  征丁不同说,按照户籍册子,“单丁不抽”、“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不想出丁的可以纳银充丁。

  常州府百姓还差些,苏州府、松江府两地是鱼米之乡,百姓比较富庶,性格绵软,并不是好的兵源地,这丁银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高骏起身听了,恭敬应了。

  霍宝又望向李遥:“九叔给我的两个盐场就在松江,如今李大人过去,可顺便帮我监看,还有我家九叔,是我爹与六叔、七叔、八叔等人的异姓兄弟,此去松江,若是得见九叔,可代我向九叔问好。”

  李遥道:“下官从金陵出来前,五爷、六爷也私下嘱咐过此事,九爷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却是助咱们滁州军良多,下官只有恭敬的,万万不敢怠慢。”

  不说别的,只说去年攻打和州前那两艘大船,就给滁州军助力不少。

  使得滁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