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御前_明风八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了之前获得的那份情报确实:“清军这次南下是摄政王多尔衮亲征!”

  只有在摄政王多尔衮亲征的情况,刚刚重建起来的多铎、豪格以及孔有德部才会有这样可圈可点的表现,因此张博易毫不犹豫地说道:“可以通知周之升与南京了,让他们赶紧北上!”

  张博易虽然是江北提督总督江北军务,但是在江北四路大军周之升的京口镇却是极其特殊的情况,作为拱卫南京的头等精锐,京口镇并不隶属于江北提督而是直属于兵部,而关于这支兵马的具体调动更是要由御前会议来决定。

  而此刻的南京城已经变得格外紧张,虽然江北方面表示清军在徐州与淮安都遭受重创进展缓慢,但是大家对于去年弘光朝的覆灭仍然是印象深刻,当时也是天天露布大捷,结果大清军几乎毫无阻碍地从徐州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

  而今年大清国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南征,唯一的区别就是去年充当南征主力的多铎、豪格所部今年变成了前锋,但这也代表清国这次南征的规模很有可能超过去年,据说大清国的摄政王多尔衮也率军亲征。

  因此南京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甚至有个别官员直接弃职潜逃,但是多数官员只是惊惶不定作好应变准备而已,毕竟清军远在徐州、淮安,形势看起来还没有那么险恶,而且南京现在有张皇后、长平皇后、朱大典、张国维坐镇,短时间内应当出不了大问题。

  特别是有过一次降清历史的《清国志》总裁钱谦益更是气定神闲,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这位东林领袖也是放浪形髓毫无顾忌,天天都往秦淮河上走,甚至还放言《清国志》全书都由他钱某人统稿,书中诸人的气节如何都由他一言而决。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周之升的京口镇是否北调徐州参战的问题,考虑到朝廷在江淮之间的几路大军张博易、王之仁、王普祥、张煌言都已经参战的情况下,周之升的京口镇几乎是承天朝在江北的最后一支野战机动部队,所以这个问题在朝中引发极大争议。

  越明军虽然经历许多大战恶战,但是越明军从起兵开始大多数战役都是占据兵力优势,即使少数战役不曾占据兵力优势,但是由于参战的八旗精锐数量有限,而江南新附军的战斗力不高,越明军还是能在战场上形成兵力优势。

  但是现在的局势与以往不同,虽然张博易、王之仁、王普祥、张煌言已经竭尽全力,但是清军南犯是由摄政王多尔衮亲自指挥,而且承天朝的大部分野战主力都由刘永锡统率参加西征战役,所以清军在每一个战场都形成了兵力优势。

  现在不管是王之仁还是张博易、王普祥都在向南京请求援兵,因此对于京口镇的使用形成了多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京口是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