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视察会稽郡(二)_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高岱的宝贝疙瘩。

  为了能够成功进行试验,高岱从整个山阴县里挑选了这一百亩最为肥沃的上田,而且看重了这里良好的水利设施,可以就近取水。

  同时高岱还从整个会稽郡内聘请了二十位最有经验的农人,每人负责五亩冬小麦的试验田。

  为了保护这一百亩冬小麦试验田的安全,高岱专门请求都尉朱治派驻了一个屯一百人的郡兵。

  当然,在高岱如此静心的呵护之下,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孙策走到田间的一个老农身边,开口问道:“老人家,这一亩地大概能收多少麦?”

  那老农正是高岱聘请的二十位农人之一,有着丰富的种植小麦经验。

  当然,这个老农也是从北方迁来的。

  那老农看着孙策一愣,把眼神瞅向了一旁的高岱。

  高岱连忙开口说道:“张老伯,这位乃是讨逆将军!”

  那位姓张的老伯一听是孙策,赶忙跪下磕起头来。孙策一愣,赶忙拉起老人家,说道:“老人家,这可使不得啊!”

  那老人家起身后,开口说道:“小老儿跪将军不是因将军身份,只因为将军这冬小麦活人无数!”

  孙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我之所愿便是使百姓衣食无忧,如今这冬小麦之法只是我力所能及之事罢了,当不起老人家一跪啊!”

  说罢,孙策摆摆手,打断了老人家想要说的话,继续说道:“老人家,还是先告诉我,这一亩田能有多少收益?”

  那姓张的老农点点头,开口说道:“回将军的话,这边一亩田能收冬小麦8石左右。”

  孙策点了点头,这些老农大部分是北方南迁而来的,有着丰富的种小麦经验,再加上这一百亩田极为肥沃,取水又便利,亩产高不足为奇。

  史书记载中汉代的高产田基本上就是亩产10石。小麦的产量低一些,8石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要知道这8石麦就是960斤,放在后世就是480斤。这样的产量是相当可以了。

  “老人家,如果是一般田地的话,冬小麦亩产大概能有多少?”孙策又继续问道。

  那老农想了想,开口答道:“回将军的话,以小老儿的经验来看,恐怕应该在亩产3石左右!”

  孙策点了点头,与自己估计的差不多。

  “老人家,就辛苦你们了,等到下一季水稻成熟后,就可以将你们的经验推广到整个会稽郡,进而推广至整个江东。”顿了一下,孙策又继续说道:“这样一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免于饥饿!”

  那张姓老伯,顺势又要跪下,孙策紧紧扶着老人家,不让他下跪。

  “多谢将军了,多谢将军了!”老人家激动的说着。

  孙策叹了口气,也许这就是华夏农民内心深处对于粮食最真挚的热爱。

  这就是一个农业文明的根!

  孙策此时,突然想起了后世那首连三岁小儿也会背的古诗。

  用在此处,最为恰当不过,也能给自己扬名一二。

  “拿纸笔来!”孙策开口说道。

  很快有亲军拿来了纸笔,只见孙策笔走龙蛇,先是两个大字,悯农。

  随即又写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诗,好诗!”孙策刚刚停笔,高岱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主公,应当将此诗刻碑于此,令世人谨记粮食生产之不易!”主簿严畯也开口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

  严畯简直就是一个模范下属,这马屁拍的多舒服!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