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松树干生的再是粗壮,长得再是高大,也不能掩映太多兵马,隐匿太多人形。

  就是在这等劣势道路下,一个壮汉赤膊着上身,那一道道疤痕为不知名的绿色液体所遮盖。

  他就站在一颗青松树上,一枝粗壮枝桠的根部,整个人身体为茂密的松针树冠所遮挡,双目紧紧盯着远处。

  其一手扶着树干,五指扣进去固定抓牢。

  另一只手抓着一把跟他人都差不多高的大铁锤。

  铁锤锤头朝下,被他放在另一条枝桠上。

  人锤不在一条枝桠,看上去就很古怪,但也是没法子的事。

  这把铁锤太重了,如果和他在同一条枝桠,哪怕这条枝桠是百年老青松最粗壮的一枝,也经受不住两人的重力。

  就是这么分开放,那放铁锤,不输给壮汉所踩枝桠的枝桠,也压得向下低了一米头,与青松主干相连之处则有了明显的裂痕。

  壮汉的真实姓名不为世人所知,因其趁手兵器是一把硕大,常人连拿起来都费劲的大铁锤,江湖便称其为大铁锤。

  张良自新郑出逃时,他没有在张良身边保护张良,而是来到了这里——咸阳至上郡的驰道两端,一棵青松边。

  除夕之夜,他就睡在这颗青松树下。

  天没放晴,他却已是爬到青松树上。

  这里的地势藏不了五百人,但藏一个人却绰绰有余。

  在兵家门生眼中,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决定不了一场战局。

  但在张良的眼中,一个人或许不能靠勇武带领一支军队取得胜利。

  但在某些时候,一个人,就能决定整个天下的方向。

  “上次未赶到,这次补上。”大铁锤盯着远处大起的尘埃自语。

  其口中的上次,是荆轲刺秦。

  那次好浩大的刺秦行动,还未开始,田光便为守秘而死,秦叛将樊於期自献头颅。

  易水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赠别之音千年传颂。

  有去无回的壮别之士荆轲,则被太史公写入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后世研究华夏历史的权威——《史记》。

  那场盛事,其实本应有大铁锤的身影,《史记》中也应有大铁锤一笔——如果燕太子姬丹不那么着急催促的话。

  《战国策》有载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荆轲等待另一个帮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丹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又请荆轲说:“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