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这回,怕是路走到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漠北,平定辽东、云南,统一中原全境。

  一想到这。

  徐达心里也就没有遗憾了。

  另一边守在一旁的徐妙云,方才在听到朱元璋口中讲到“杨宪”二字时,整个身子好似触电了一般,忽然转身往屋外跑去。

  “大姐!”徐妙锦发现情况不对,大声喊道。

  而徐妙云好似完全听不见一般,夺过停在国公府前的御马,就直接往城外列车站狂奔而去。

  此刻徐妙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是那个男人的话,一定会有办法!

  扬州。

  今天恰好是杨宪在扬州大学讲公开课的日子。

  他讲到一半,教室大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

  一个少女气喘吁吁从外头跑了进来,正是徐妙云。

  在看到徐妙云的那一刻,杨宪愣了一下。

  下一秒,徐妙云二话不说,直接拉着杨宪就往外走。

  下面听课的学生们看到这一幕,直接石化在了原地,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过了片刻后,则是彻底沸腾开来。

  每个人的八卦之魂都是燃烧了起来。

  就在这些家伙在讨论,徐妙云与杨宪之间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时。

  徐妙云拉着杨宪,一路小跑,同时开口道:“杨大人,这次你一定要救救我爹爹。”

  徐达?

  徐达这个时候不应该还在日本开掘银矿吗?

  杨宪伸手轻轻抓住徐妙云的手,停了脚步,开口道:“徐姑娘,不要急,你先和我讲清楚魏国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妙云红着眼睛,将事情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杨宪这才知道,徐达不仅人已经回来了,而且还因为旧伤复发,如今危在旦夕。

  太医已经发了病危通知单了。

  徐妙云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这才找到了他。

  杨宪微微点头。

  在这个时代背疽确实是一种极其难以治愈的病。

  古代很多上层阶级的名人都死于这类疾病,如东汉冀州刺史朱穆、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还有盛唐时期,安禄山曾经的上级范阳节度使张守琏,北宋神宗宰相唐介,以及北宋天文学家刘羲叟、周克明,这些上层阶级享受着相对好的医疗资源和生活环境,都无法扛过背疽之疾,更别提民间了。

  如果你说这些文人名士是因为自身体弱,才没能熬过去。

  那么就再举一些武将的例子。

  古代很多行军打仗的名将,身强体健,常年行军,在行务间锻炼出非凡的体质,但是同样也很多被背疽之疾折磨致死。

  比如楚汉的范增、三国的刘表,以及在临死之前仍旧高喊着“过河!过河!过河!”的大宋名将宗泽,都是死于背疽的折磨。

  医书《灵枢》中曾言:“脓已成,十死一生”,可见背疽在古代的可怕。

  自古以来历代名医都对背疽有过很深的研究,宋代医学家李迅以为背疽是由天气,体质,情绪,饮食等多种原因,而《黄帝内经》中也曾写明“疽伤五藏筋髓”,需要尽早医治,否则将无药可救。

  当然也有治好的,这里就有明末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的故事,董小宛嫁给冒家之后,赶上了战乱流离,冒辟疆家道中落,多次患病,最严重的一场病就是背上生疽,近百日都只能坐着睡觉,在董小宛的贴心照料下最终痊愈。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冒辟疆当时年轻,抵抗力强,一些老年人可能根本无法扛过这场大病。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