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九章 源头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教学资源,更好的老师,所以大家都想去那边学习。

  而那边自然也就成为了知识的源头,全球的顶尖人才大多都是在那里学来的知识。

  然而这个源头传播的往往并不仅仅只有知识,就比如意识,很多国人其实都没去米国上过学,但大家好像都知道米国大学是什么样的。

  一聊起米国大学,大家就觉得那里是自由的,是推崇个性的,是主张实践的。

  这就是知识源头的意识化,根本没去过的人都会有些认知,更不用说从那里出来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有一种通用的意识,一种来自同一源头的意识。

  所以搞教育辐射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成为源头,当世人认可你是源头的时候,大家会不自觉的向这个源头靠近,因为谁都想去取水嘛,但最后世人取走的是不是只有水,那就不一定了。

  而且大家去取水的时候往往还会被设置一些门槛,比如要收门票,比如要带上好的容器,又比如你得用我们当地的方言来跟我们进行交流,简单来说,你要看英文文献,你不得学英文,你如果要看华文文献,你不得学华文?

  但是我说句很现实的话,华夏的教育想要成为世界源头还很难,不过有趣的是现在公认的源头有点把自己圈起来了,而我们虽然纯靠知识不太能成为绝对的源头,可我们可以靠一些别的东西,比如降低取水门槛,比如帮助他人建管道直接把我们的水通到他们家门口,他们不用再跑到山上取水,诸如此类。

  这么一来,虽然我们这里的水暂时可能没有别人家的水好,但我们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便利。”

  李可在听孟谦解读的时候一直都在点头,“孟总说的没错,这也是我们在考虑的事情。”

  “所以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做?”

  “我们准备先帮他们建学校,再他们完善教育体系,东南亚人是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的,这是他们现在真正想要,而霓虹国和高丽国这边又不太愿意去做的事情。

  至于米国,就更不愿去为东南亚国家做这件事情了。”

  “看各位的表情,谈判应该还挺顺利?说起来,我听说我们华夏的教育模式在国内被骂的半死,在国外一些地方还挺受欢迎,这算是围城吧。”

  李可等人笑了笑没有接这话,“谈判的确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孟谦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那我们或许有机会协作一把。”

  “孟总说来听听。”

  “我这次来这边其实也是在聊教育的事情,不过还是那句话,我是企业,我谈的教育肯定是以人才为主,所以我提出了辅助他们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我在想,如果我的方案得到东南亚国家的接纳,未来几年我们会在这边快速培养出一批实用性人才。

  所以我下一步的计划就是.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