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架构师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过于迫不及待,只怕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

  了解了孟谦的设计理念之后就直接到了安排工作的环节,大家根据各自的模块开始敲代码,阿里CRM系统的开发就这样开始了。

  后面几天除了回校应付了一次考试,其他时间孟谦都在阿里这边呆着。

  说起考试,孟谦这一世怕是不可能像前世一样还能拿奖学金了,怕是搞不好还得中途辍学。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在阿里泡着的这几天,孟谦一直跟程序员们在一起对接整个项目的进度。

  而他的这种行为让程序员们对孟谦有了新的认识,关于这种新的认识不得不提一下华夏特色架构师。

  就从后世的大环境来说,国内大部分架构师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跟程序员之间的脱节,架构师更多的只是承担了一个设计层面的工作,设计完之后就扔给下面的程序员去搞了,自己只要盯着时间线定时检查进度好像就可以了。

  然而这种脱离式的架构师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因为对于架构师来说,你如果只是把东西设计出来,后面就不管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会有问题的,而且在编程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冒出来各种麻烦,这些麻烦根本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

  架构师只有在设计完之后始终紧跟项目进度,不一定说非要自己亲自去参与编程工作,但至少应该对编程工作的情况了然于胸并且随时与程序员沟通设计理念,沟通问题处理,在不可实现的一些技术上及时与需求方沟通修改,这样开发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好。

  但为什么大部分架构师好像都不太乐意去这样做呢?主要两个原因,第一是架构师和程序员从学习端就被分割成了两个岗位,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完全不一样,国内早期根本没什么架构师,后面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架构师岗位缺口。

  而且这个缺口很多都不是来自BAT这些有实力的科研企业,可能就是一个总投资不过50万,团队不过五个人的创业公司,这些企业招聘的架构师中很多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可以大胆想象一下。

  0基础,三个月,包工作...

  其实像孟谦这样从程序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熬个十多年慢慢走向架构师的人,比例并不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小企业也想要孟谦这样的架构师,可是招不到,只能在那一批架构师中碰运气。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环境,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很难有像样的大项目,所以他们给架构师发工资自然都是按项目来的,也就是说你接一个项目就拿一笔提成,你有本事接十个项目你就拿十笔提成。

  对于这些企业的架构师来说,老子打工的目的是赚钱,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能用就完了,客户不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