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钱的问题【两章合一】_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建设朱仙镇军工产业区的小朝会,最终还是获得了全体参会大臣们的认可。

  不是迫于赵福金作为大宋官家,从上往下给的压力,而是大家都觉得,此事可行。

  现在投入不大,未来回报颇丰。

  别的回报先不说,单单是由朝廷一手掌控的军工产业若能成型,完成了大宋军队火器化的变革,就能直接解决大宋百年来军事层面的核心矛盾:皇权日益增长的对中央军事集权的需求和大宋将领缺少临阵指挥权而导致的战力拉胯,各军之间互相坑害之间的矛盾。

  当然,这只是这些大臣们的想法。

  只有赵福金知道,这种解决,只是表面的。

  除非,通讯技术和交通水陆交通也能爆炸性的发展,否则还是不能根治。

  但是这个问题,赵福金觉得在她有生之年,怕是做不到了。

  哼着《向天再借五百年》,赵福金回到了御书房。

  李纲和蔡鞗随行。

  这俩人是在小朝会后被留下来的。

  赵福金想跟他们谈谈钱!

  谈钱伤感情,但是不谈,伤的可就不仅仅是感情了。

  从登基至今,忙于应付金国的军事压力,赵福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打赢开封保卫战和取得胜利之后,如何构建东亚新秩序的问题上,对于大宋朝廷的财政,她确实未曾过问。

  因为在赵福金的认知里,大宋不缺钱。

  可刚刚在小朝会上,这俩人对钱的问题,显得极其敏感。

  这显然不是一个大户人家该有的样子,所以赵福金觉得,是时候了解一下自己真实的家底了。

  “回官家,靖康年间,花费甚巨,国库不说入不敷出,但也所剩无几了,太上皇攒下的那点家底,花的差不多了。”这是李纲的说辞。

  道君皇帝还有家底?

  这让赵福金很是意外。

  不过仔细一想,若无靖康之难,道君皇帝执政期间,大宋的国力确实达到了有宋一朝的巅峰,即便后世认为只是纸面巅峰,有水份不假,但也水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蔡京这厮的铸币之法,使得民间财富缩水了60%。

  这些钱哪里去了?

  当然是落在了朝廷的口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有两人,干的就是为国敛财的买卖。

  一个王安石,一个蔡京。

  只不过前者只想着给朝廷敛财,而后者,在给朝廷敛财的同时,也不忘给自己捞一些油水。

  最后的结果是:吃肉的伟光正,喝汤的被骂了千年,而王安石这种……一言难尽!

  这道理底层百姓从来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但是赵福金作为大宋天子,岂能不懂这些道理。

  相比起李纲,蔡鞗就显得压力更大一些:“官家,银钱司的钱也所剩不多,先是开封八十里城墙加固的工程,只赔不赚,宋科院的采购之财更是巨大,还有康王在杭州府的船舶之事,也支去了不少银子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