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内政会议教育卫生业_非洲建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内政会议-教育卫生业

  詹姆.李斯特到此也算是结束了,他收拾了一下回座位了。

  接着就是蔡绍基了,这位从座位上起身的时候,怀中就抱了一卷图表。

  走到支架前先挂好图纸,然后直接指着图表开口大声道:“大家请看,这是咱们西南非洲的文盲率以及育龄儿童失学率曲线表。

  大家好好看看,89%和51%,这两个数字,触目惊心啊!”

  蔡绍基这一先声夺人的做法,确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确实很惊心,毕竟南华公司的移民人口增长是越来越快的,随着大量人口入境,教育方面的数据自然而然跟着变差。

  而师资力量的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制约因素,这一短板将会长期存在。

  “大家再看这一张图,上面是我们的育龄儿童增长率,越来越高啊,但是缺乏师资力量,只能让这些学童依旧失学。”

  随着移民招募令的推广,移民中出现了全家一起的现象。

  这在早期的留美华人移民中很常见,后来的英国以及德国移民中越来越普遍。

  但是早期的英国移民大多是淘金移民,他们来到西南非洲后大部分人都涌集去了金山镇以及第二金矿区。

  这两个地方猬集了95%的英国移民,因为来的大多是成年白人。

  金山镇和第二金矿区基本上是白人自治为主,这两个地方没有教育机构,他们的教育普及率不应该算在南华公司的统计表里。

  但是蔡绍基统筹全局,还是算上了。

  ……

  “这里还有历年师范学校入学率、师范学校毕业率、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构成等等,这些问题属于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希望公司能够给予教育口更多的资源倾斜。”

  这家伙没像其他人上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而是直接一上来挂图表暴露问题。

  用现实存在的问题夺人眼球,然后图穷匕见的要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石锦堂对于蔡绍基的表演并不反感,在他的规划中教育确实是南华公司现在以及未来最为紧要的一环。

  要想实现工业化国家,前置要素就是要有足够多的合格产业工人,以及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欧洲的文艺复兴,普及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劳动力。

  截止到1885年,德国未达到读写水平的儿童仅占0.05%,同期英国为1%,法国为4%。

  德国的普及义务教育程度,远远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

  德国所招新兵文盲率从2.37%(1875年)降至0.15%(1895年),到1910年时只有0.02%。

  以至于1899年,德国舰队访问西班牙时,当地人竟惊讶于德国水手们个个都能阅读他们收到的邮件。

  ……

  “你想要什么支持?”

  蔡绍基听到石老板发问,他沉声道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