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不祥之石_翠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腾越人大多为戍边将士的后代,中原习俗得以传承至今,在春节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年三十下午二点左右,段老爷子带领段家众子孙举行迎天神仪式,晓冉和季云琛好奇地在一旁观礼。人们认为这天是决定来年运气的最关键的一天,玉皇大帝会亲自到人间查察善恶,并定来年祸福。

  于是每家每户会在家门燃上一对“大香”,在客厅前摆放供桌,桌上摆好五斋五果五品糯米斋五种水果茶水、净水、元宝、黄钱,家庭主人会在供桌前祈祷:“诸佛菩萨,虚空过往一切,神灵保佑保护我全家个个清吉平安,三灾不染,八难不侵,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五点左右是供祭品,家家门前燃上红红绿绿的大香,这是别处根本见不到的一道风景。人们会在供桌上摆放三牲、斋饭、水果、茶酒、香炉、红烛、纸火等,供桌的一边供奉长着大红冠子的公鸡和用红纸蒙着眼睛的鲜活鲤鱼,“红冠子”以祈求来年红红火火,活鲤鱼以祈求“年年有余”,供桌的另一边摆着葱、蒜、芹菜、筷子、明子含松脂的松柴),裹上红纸,以祈求家人聪明、勤快,善于推算。

  进行完这一系列仪式,就到了重头戏吃棕包,也就是年夜饭的时候了,段家的女人从几天前就开始忙活,此时早已备好一桌丰盛的佳肴。而“棕包炒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家人在年夜饭吃棕包,亦有长辈教育年轻人要敢于吃苦才能品尝甘甜的内涵。棕包是棕榈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冬季孕育,初春时节成熟,棕包苦中回甜,食之如品橄榄,回味无穷。

  另一道必备的地方特色菜就叫“年菜”,则是高汤炖青菜、肉皮、芋头、红萝卜。所有的菜肴都是超量准备,一般都吃不完,以示年年有余。

  席间的种种热闹自是不必赘述,腾越人向来善酒热情,晓冉和季云琛都被灌了不少酒。

  吃完饭自然要放鞭炮,过年每个家庭至少备三封鞭炮,一封为大年三十晚饭祭祀前放,一封为新旧年交替时放,一封为清晨六点左右放,晚上八点左右,“乓乓乓砰砰砰嘭嘭?”的鞭炮声从各家各户、各街小巷响起,此起彼伏。

  有意思的是,不知何故,年三十下午,只要哪家门前放了鞭炮,近邻亲友就不再串门,即便有紧要的事或是找借东西,也只是在大门外扯着嗓门叫门,而后门外接洽。年饭后一家人守岁至次年,十二点一过,黑夜中,突地一声“枪”响,鞭炮声排山倒海汹涌而来,尔后重峦叠障,尔后一浪超过一浪……突地又是几梭子,噼噼啪啪又一阵枪林弹雨……早上6点,鞭炮声再次响起,县城到处是飞舞的鞭炮纸屑、喷香的火药味,整个腾越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晓冉、季云琛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