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水下古城_翠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冉崇拜的眼神,看得林轩有些不好意思。充分发扬八卦精神,一番锲而不舍,死皮赖脸地追问之下,晓冉才知道原来林轩是西南大学生物系的生命科学讲师。

  林轩显然不太喜欢谈论自己的私事,话题一转淡淡地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赶紧再潜下去找找水下古城遗址吧。”

  水下古城面积庞大,要找到它并不是很困难,不一会两人就来到一片石质结构废墟的边缘。它位于湖底地势较为平缓的东北面,城墙早已坍塌不见。

  城镇边缘隐约露出一块块一米长、半米宽的长条型石板,呈圆弧形排列,环绕在城市周边。

  林轩手一挥,使用风系法术拂去石板上沉积的泥沙,晓冉惊讶地发现很长一段石板上均匀分布着直径在8-15厘米左右的孔洞,形状酷似马蹄印。

  晓冉想起了一个渔民口中的神话传说。在抚仙湖的众多传说中,关于海马的传说最为离奇。据说这种海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飞,经常在晨雾中出现,雾散后潜入水中,甚至在古县志中也多有记载。

  “莫非真的有海马?”

  林轩笑笑说:“哪里是什么海马蹄印,可能是古滇人插立木桩修房的基础。古滇人的建筑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为主。这种杆栏式建筑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

  晓冉“哦”了一声,有些失望,原本还以为可以看见海马呢。

  渐渐走进废墟深处,城中断亘残壁,满目苍夷,无言地诉说着千年前的繁盛一时。

  两人来到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前,该建筑共分三层,底部宽五六十米,第二层宽三十多米,顶层宽十几米,整个建筑高为十多米,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穿过底部的拱形石门,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用不同形状石板铺成的路面,将这座建筑和后面另一座气势更为高大恢宏的阶梯状建筑连接起来。

  石板路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林轩蹲下来细看,觉得并不像是简单的装饰图案,而是有某种表达意义的类似于文字的图形,于是用携带的水下相机拍了下来,打算回去研究一下。

  两人顺着宽阔的石板路来到后面最大的阶梯状建筑,晓冉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以平复自己内心的震撼。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把这些巨大沉重的石块堆砌成为宏伟的建筑?而且历经千年不垮?

  巨大的阶梯状建筑上下共五层,面积由下往上依次递减,整个建筑高达二十多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看规模这应该是城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两人顺着底部那条笔直的台阶往上走,来到最高的第五层。这里是城中最高的制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