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儒修之道_诸天神庭证道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道修行最大的难关之一,不知道将多少儒士拦在大儒门槛之外。但对于敖臻而言,却不过尔尔,措手可破。

  只见敖臻的神魂挥了挥手,一层看不见的生死屏障,砰的一声,破碎开来。顿时,敖臻的神魂直接透体而出,千里方圆的浩然正气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种强大的感觉充斥在敖臻心头,但很快就被敖臻强大的心境压制下去。达到大儒之境后,前身对儒道的感悟就到此为止了,后面的修行就需要敖臻自己摸索了。

  堪破生死,成就大儒。这是儒修的第三境,达到这一境界的儒修,堪称是儒家的中流砥柱。因为大儒才能感悟到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浩然正气,更能以神魂操纵浩然正气御敌。

  根据前身的记忆,大儒之后的修行,修的乃是三不朽,即立言、立功、立德。

  何谓立言?便是以先贤的道理为根基,不断完善其道理。或者,参悟天地之道,将参悟的道理书以文章,著书立说,以传后世。

  何谓立功?就是要做出一番有利于家国百姓的功业,这番功业要足以彰表青史,影响后世。或者做过有功于天地的事,如上古先贤自创一道,帮助天地完善规则奥义。

  何谓立德?就是有大德于天地,如孔圣人道化天地,以自身之道补天地之缺。德行感召于天地,通达于世人,万众感而景从。

  立言之境,以后天灵慧书写华章道理,借天地浩然正气养之。华章一成,即为儒道之宝,能够调动浩然正气加持自身,发挥超越自身极限的力量。

  华章一成,便拥有横渡雷劫的实力。而根据自身底蕴不同,能够度过不同层级的雷劫。最弱者可能堪堪度过一重雷劫,最强者甚至能够一举躲过六重雷劫。

  而想到度过七重以上的雷劫,必须达到立功之境。只有达到立功的层次,收到天意垂青,减少七重雷劫的难度,方才可以度过。当然若是积累的底蕴确实非常寻常,自然也能够强行度过雷劫。

  也就是说,敖臻如今想要更近一步,就必须达到立言境界,将自己参悟的天地道理书以文章,著书立说方才可以。这对敖臻来说难度也不大,就是选择太多,导致他有点难以抉择而已。

  想了想,敖臻决定暂缓突破,毕竟立言所著之书对于自身之后的突破至关重要,不能马虎大意。敖臻需要仔细思索一般,写出一本旷世巨著。

  敖臻在山林中感应了一番,一片竹林出现在他的感应之中,竹林周边环境优美,符合敖臻对于临时住所的基本要求。

  只见那竹林处于一处山谷之中,竹林尽头还有一道瀑布,在阳光的映射下,一道虹桥悬挂于空中,极为美丽。

  敖臻以神魂驾驭浩然之气,踏虚而行,来到了山谷竹林之中。只见敖臻神魂一动,那些绿竹仿佛又生命一般,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