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晚饭_带着空间在五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琳的生活习惯思维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发生了转变,不过,更像原汁原味的村里人了。

  今天有点晚了,那就做个红薯野菜粥吧,简单快速还饱肚,到时候再从坛子里拿点小酸菜出来就齐活了。

  酸菜还是今年春天腌的春笋,用开水烫过之后,用凉白开没过笋子,再撒点盐密封盖住三天过后就可以吃了,就是这么简单。

  酸笋开坛后有人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一点臭,但有人会觉得很香。

  做腌酸菜之类的的手法是宝琳以前跟着外婆学的,做出来的酸笋吃起来酸中有鲜,口感劲脆,十分开胃,放的越久味道就会越醇厚美妙。

  当初腌了三坛子,现在不过一个月,就吃了一坛半了。

  宝琳自从去年10岁,接过她奶的锅铲,每天早饭是她奶用三两个红薯熬的红薯野菜稀粥,就垫垫肚子。

  肚里有食,免得中午还没下工就饿过头了。

  就冲这王家一天三顿,虽然顿顿吃稀的也吃不饱,但也胜过村里绝大多数人家了。

  就这伙食,还不知道村里多少大姑娘小媳妇暗恨当初的自己眼光不行没看上王家兄弟,反倒便宜了两个外乡人。

  当年宝琳她爸的爷奶是个十足的偏心眼,虽然她爷爷也才两兄弟,但是老人爱幼子,或者是对她奶这个精明强悍媳妇的不喜,导致两老十分偏爱她叔爷爷,虽然她爷爷也挺孝顺的。

  她爷奶当年被分出来的时候就只分了两间破茅草房和自家用的家当,其他一概没有,整个家那是一穷二白,连老鼠都不稀关顾。

  就为这,她奶托人媒婆说亲都没人看得上她大伯和她爸,两兄弟都二十多了还没说上亲,硬生生拖成了当时的大龄剩男。

  还是后来到处闹灾,整个中国兵荒马乱的,上河村后靠大青岭傍依大青河,田地收成还行,虽然收成也减了三成,但靠着大山怎么样日子也比别的地方好过。再加上上河村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田地也少位置也足够偏僻,受灾的影响也小。

  当时就有好几户人家逃到了上河村,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安了家落了户,这么些年过了了,倒也缓了过来了。

  当年大伯母李桃她妈和弟弟为了落户上河村,不收排挤,把李桃嫁给了大伯,后来生下了文辉和文灿。

  李桃弟弟李强则是娶了上河村大姓死了丈夫守寡在家的徐家徐秀英,带过去的女儿叫李草,后来又连续生了大丫李菊、二丫李娟和刚4岁的李宝蛋。

  宝琳她妈苏红英当年也是逃荒来的,被她爸一眼相中,带回了家,成了亲。

  那一年兵荒马乱的,苏家一家人就苏红英完完整整的到了上河村,嫁给了当时算大龄剩男的她爸王建党。

  现在是春末夏初野菜多了也鲜嫩,宝琳每天下午都要先去挖够吃一天的野菜,再回家做饭。

  如果时间充足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