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6章 口谕_玄门小国师又在卜卦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来老朽这里了?”

  “可是陛下有什么要紧之事,要传唤老朽?”

  “侯爷,您多礼了,老奴身份低微,又岂敢对您生怨?”俞德庸笑着一甩手中拂尘,低眸还了个不轻不重的礼,语调客气而疏离,“至于进去坐——那还是不必了。”

  “老奴此番不过是替陛下传一遭口谕而已,传完了还要赶着回宫侍候陛下——就不入贵府叨扰了,还望侯爷见谅。”

  “哈哈,无妨无妨,这有什么可见谅不见谅的。”祝升摆手,照旧跟俞德庸打着车轱辘话,“将公公您晾在门外这么久,本就是我侯府下人们的不是,该是本侯请公公多多担待才对。”

  “既然这样,侯爷,那我们也莫要再说这浑无意义的客套话了。”俞德庸微笑,果断无视了祝升所说的那一滩废话,单刀直入,“还是直接讲陛下的口谕罢。”

  啧,这诡计多端的老阉人,还真是一点缓冲的余地都不给人留。

  祝升听罢,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又蹙,他抬眸一扫俞德庸的眉眼,心下虽陡然涌上股无名郁火,面上端着的笑意却是浑然未变,顾自对着那老内监颔了颔首。

  “俞公公,请。”祝升抬袖,俞德庸应声一甩掌中拂尘,声线亦随之拔高了不止三分:“如此,侯爷,老奴便直说了。”

  “近日六殿下奉命彻查靖阳伯府谋逆旧案,览阅朝中众臣所呈检举信件之时,偶得一信。”俞德庸端直了身板,嗓音洪亮而中气十足,“上言贵府不但尝涉伯府旧案,且与当年科考舞弊大案关系甚密。”

  “殿下见此,深觉此事牵连甚广,不敢轻下决断,特将此信上呈陛下,圣上查阅此信后,见其人言之凿凿,又多列数诸案疑处,不似空穴来风,故命老奴赶至贵府,传此圣谕。”

  “陛下口谕:着安平侯祝升,即日起禁足侯府,直至此番旧案查明,非诏不得出——”

  “侯爷,就这么件小事。”俞德庸话毕笑着一挥拂尘,那百十号禁军兵士得了令,立时向四方散开。

  祝升瞧着眼前这笑意和蔼万般的老内监,只觉指尖寸寸发了麻。

  ——他原以为此事就像廖祯说的那样,不过是有那嘴上不把门的,将他当初曾掺和靖阳伯府旧案一事尽数报给了陛下,并由此招致了帝王不满。

  哪成想,被抖落出去的竟不止是那伯府旧案,还有三年前的科考舞弊?

  这案子……晁陵在三年前就被陛下斩首示众,这案子不该早就结了吗?

  怎的这时间突然被人翻了出来?

  难道……

  难道是他们侯府出内鬼了?

  祝升眼神闪躲,一时间心下慌乱如麻,他怔怔看着那百十号禁军将他的安平侯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张着嘴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这……怎会又牵扯上了那舞弊大案?”祝升捏着袖口胡乱喊了两声冤,“俞公公,老臣冤枉,老臣此番可真是冤得紧!”

  “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诬告老臣!”

  “俞公公,您千万要跟陛下好生说说,让他相信老臣,老臣真的是被人冤枉的!”

  “侯爷,咱们陛下可是位明君,”俞德庸闻言弯了弯唇角,不动声色地向后退开一步,“您这遭究竟是不是为人诬告,待圣上查明事情原委,自然便清楚了。”

  “眼下您若没有旁的事,老奴就先告退了。”老内监道,作势便要躬身离去。

  孰料不待他迈开步子,一道苍老却不乏中气的嗓音便骤响于祝升身后:

  “俞公公,留步。”

  生死时速呜呜呜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