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2.第2242章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那么容易冲动,即便托马斯并非军事方面的专业人士,也已敏锐地察觉到了施耐德的提议并不是什么简单任务,并对此表示了婉拒。

  托马斯见施耐德并未因为自己的态度而表现出不快,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贵国为何一定要与数千里之外的清国为敌。我知道那个国家几乎没有海上武装,想要威胁到贵国,就得先从南到北打穿整个大明,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贵国完全没有必要在遥远北方的冰天雪地里投入那么多的兵力和资源,那里的产出根本就没法抵消你们所付出的开支。如果你们一定要在遥远的北方长期经营一个港口,我认为朝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至少不会担心清国的军队在某个夜晚对你们的防线发动突然袭击。”

  施耐德只是面带微笑地听着,并没有立刻做出解释。关于海汉在辽东地区的部署,他个人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赞同执委会的决议,但那终究是集体做出的决定,他作为海汉的一员也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

  有一点托马斯是说对了,海汉在辽东地区的投入要远远大于从当地所获得的收益,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绝对算是一桩血亏的买卖。从发动金州战役开始算起,海汉历年来在辽东所投入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如果只是为了维持一处兼具军事基地职能的贸易港口,那么山东芝罘港和朝鲜大同江基地都会是更好的选择。而在辽东地区,那里根本没有海汉的贸易对象,只有不死不休的敌人。

  当然了,施耐德也明白执委会的决定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效益去衡量,执委会的做法一部分是高官们作为汉裔对改变这个时期历史走向的执念,另一部分则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控制黄海渤海地区,保持对满清的军事压力,并以此来换取大明的妥协和朝鲜的投靠,这对于海汉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过这些因素,施耐德可没法给葡萄牙人解释得太明白,毕竟以葡萄牙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很难理解海汉的超前思维和战略规划。而且施耐德隐隐感觉到,托马斯跟自己详述辽东攻略的种种利弊,恐怕是另有目的,他也想再听听看,对方到底是打算表达什么意思。

  便听托马斯继续说道:“……贵国军力强大,但应该用到更合适的地方,用这些无敌的部队为贵国谋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阁下认为更合适的地方是哪里?”施耐德听到这里,很适时地配合对方提出了问题,以便他能够把这个话题继续延伸下去。

  托马斯道:“南海!为什么不把贵国的军队调回南海,我们可以合力清理掉婆罗洲、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上的土人部落,瓜分那些广袤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