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05章 台北建设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套的事务也得随之跟着进行调整。而海汉目前部署在鸡笼港的工作人员有限,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

  中午时分,两艘帆船缓缓驶入鸡笼港,停靠在社寮岛的码头。李毛仔用手搭在额头上挡住刺眼的阳光张望了一下,看到了桅杆上飘扬的军旗,心知这应该是从澎湖过来的运兵船。自从进入八月以来,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有运兵船抵达鸡笼港,每次运来的士兵虽然不算多,但似乎已经超出了本地正常防御所需。李毛仔在海汉治下也待了好几年时间,自然能从这种频繁的军队调动中嗅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目前部署在鸡笼港的海汉民团有一个营的陆军和八艘作战船只,如果仅仅只是出于地区防御的需要,这样的兵力基本已经够用,但近期频繁运来新的部队,而原本驻扎在此的部队也并没有换防离开,这显然就是要采取某些军事行动的前兆了。

  晚上放工之后,李毛仔没有选择去食堂吃工作餐,而是径直去到港口小镇的一家小饭馆。这里的厨子也是从三亚的厨校培训出来的,吃饭虽然需要自掏腰包,但可以吃得比工作餐更好一点,李毛仔现在的收入也支撑得起这样的消费。最重要的是,在本地工作的一些归化民干部和军官也会选择这里,而不是去食堂跟满身臭汗的民夫挤在一起吃饭,因而在这个地方多少可以获取一些时事信息,对于一心想要上进的李毛仔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消息来源。

  说是饭馆,其实经营规模也不大,屋里总共就四张桌子,客人多的时候,老板还会在大门外的路边加摆两桌。李毛仔今天收工的时候因为清点工具耽搁了一会儿,过来就已经没了屋内的座位,只能享受路边加座了。

  这加的两张桌子,也只有其中一张还空着一个座位,李毛仔一看这桌坐着的三人自己都认得,便赶紧过去打个招呼拼了个桌,然后给自己点了个两荤两素的套餐加二两酒。

  “李工头生活滋润啊!”右边旁边坐着的年轻男子羡慕地说道:“像我这收入也就只够吃个豆花饭了。”

  李毛仔笑道:“小吴哥说笑了,你可是会写字算账的文化人,哪能跟我这每天工地搬砖的苦力一般比较,过一两年你高升去别的地方当主任了,我还在工地上搬砖呢!”

  左首的人接道:“老李说得是,首长们用人就喜欢用知书达理的文化人,小吴你别只看着眼下,今后可比哥哥们有前途的多。七爷你说是这个道理吧?”

  坐李毛仔对面被称作“七爷”的是名五旬老者,闻言拈须点头道:“齐师傅说得有理,小吴本来就有秀才功名在身,如今又投笔从戎进了民团,文武双全的人才,日后必成大器!”

  这一桌另外三人都是入了海汉籍的明人,七爷原本姓刘,是十八芝遗留在台湾岛上的移民之一,不过海汉人来了之后他便果断投靠,如今带了几条船在鸡笼、淡水与澎湖这几处地方跑运输。齐师傅是从海南岛调过来的一名船匠,负责在这边维修维护船只。而小吴则是在澎湖入伍,新近分配来鸡笼的一名军中文书。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