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学四要素_异数定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作品以及读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事情。

  有些理论认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附属品与外延,是作者自身的一部分。

  因此,人品如文品。

  而有些人认为,作者与作品是相互独立的,当作品成为作品之后,它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一个实际存在的、文字与故事的排列组合。

  正是因为如此,也就有人认为,当作品诞生之后,作者对作品的看法,也只是众多“一家之言”里的一种,不比其他人的高贵,也不比其他人的渺小。

  “作者”、“作品”、“读者”,以及作者与读者共存的“外部世界”,便是文学活动最基本的“四要素”。

  美国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之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随后它便逐渐成为文学批评家看待文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文学研究也从此细致的划分出“研究作者生平”、“研究同时代读者反响”、“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分析文本本身”几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其中又延伸出注入比较阅读之类结合了对某几种要素尽心探究的方式。

  夏吾明白,自己是“作品”。

  但是他也是客观的存在。

  文学作品并非是作者的“梦呓”。

  哪怕是“私小说”一类专注于描述个人感受的东西,也必须遵循世界根本的逻辑,才能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他会向读者祈祷,但是却不会向作者祈祷。

  真正决定他人生走向的,不是他的作者,而是他的读者。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尝试向作者说话了。

  【喂,我说作者朋友啊,想要让对话成立的话呢,你也得给我一点反馈不是?

  之前不是出现过所谓“作者的提词板”这类方便剧情推进的技能吗?

  如果将这个看做是“伏笔”的话,其实现在你直接跟我说话,也不算违和的。

  】夏吾如此想到。

  当然,这当然不行,作者是不能以可以被其他角色察觉的方式直接进入作品的世界的,读者也不行。

  这并非是交互式的作品,不是相声、不是小品也不是电子游戏。

  “作者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夏吾的脑海之中的。

  ——不知道为什么,夏吾就是有这样的感觉,并且非常强烈。

  向山右手五指弹开,按在半透明的光壁之上,似乎是在和某个看不见的目标相接触。

  【我还记得,有人认为,“力比多”就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

  虽然将一切都归结于你潜意识里想要日的弗洛伊德先生很沙雕,但是“力比多”这种总结了“欲望”之类概念的词汇倒是个好词。

  很多顶厉害的作家也是喜欢飚黄段子的,“欲望”就是“文学”的一部分。

  】【作者朋友,你应该知道的,我这种主角啊,通常就只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