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化险为夷_来世的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家沉思着,大半天终于有声音发出:“皇上若能下令您出征,谁敢陷害?对皇帝指派人员下手,岂不是明目张胆跟皇上过不去?那时武将仍由殿下您统帅。即便不能把武将们重新争取过来,出征之后,至少可以保住自己。殿下您重掌兵权,出征典礼上没有人敢制造混乱。对方就下不了手,其余部将也就可以保住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

  紧接着有人附和:“武将们的心仍然是向着秦王您的,可想而知,出征典礼上他们万万不会对秦王您动手。”

  “那在父皇面前,就全仰仗诸位了。”李世民请求着说道。

  李世民的幕僚跑到李渊面前极力举荐他:“这次突厥的攻击,规模之大,兵峰之盛实属罕见,此次战役必将要取得胜利。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必定被天下人耻笑。能接此重任的非秦王不可。”

  有的人甚至提出:“此战若大唐被击退,恐怕只能考虑迁都了。”被击退已然是耻辱,又轻言迁都,迁都必定动摇国家根本,偏偏附议的人还不少,这明显是激将。

  “从前我大唐对突厥一直是采取妥协的办法,随着大唐的国力强盛,是到了展现威武的时候了。”

  敌军的士气和实力,李渊不是不清楚,他也担心李元吉无法胜任。再加上在其他人的劝说之下,李渊同意让李世民出征,但是武将仍由李元吉统领。

  大军抵达豳洲,因驻军之地地势低洼,偏又遇连日降雨。不利的环境导致将士们的士气一天一天地被消磨,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会消磨殆尽。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是行军打仗的大忌。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速战速决。既然双方对打不占据天赐良机,那就要想办法将敌方内部击垮。多年打仗经验的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李世民用一百多人挑战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所率的整个大军,颉利却没有看出他的挑衅之意,反而以为是激将。他便要求李世民带来全部大军之后再决战。而此时的李世民将二可汗突利叫到一旁的空旷之处说话,故意耳语,说的都是一些颉利可汗的坏话,建议他不要再为颉利可汗卖命。

  突利对李世民的话百思不得其解,反复追问,两人聊得越发热乎。这种局面使得远处的颉利坐立不安,想到李世民刚才的挑战,莫非李世民用一百人对抗整个大军,所言不虚?突利要背叛自己?他忙将突利召回营帐,这之后两人就陷入了矛盾,相互猜忌。

  李世民离间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导致突厥军队内部不合。李世民巧施妙计不仅击退突厥,更救了自己一命。而且自此,李渊下令严禁商议迁都之事,保住了国本。

  高骏铭再次折服于李世民的雄才伟略。他不仅将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自己大军不利的情况下,成功解除祸患。此时的高骏铭几乎已然站到李世民一边去了,只是表面上还在侍奉太子。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