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一章 饺子_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听听她的意见。”沈光林做出提议。

  也好。

  老孔的妻子姓李,叫做李萍,老家是胶州人,在泉城读的大学,毕业后先是分配到了话剧院工作,因为形象和工作都比较出色,现在已经是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了。

  这个年代的齐鲁电视台还是很厉害的,他们甚至拥有一家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到了后来,他们还拍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

  而且,他们成立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了,早在1948年,泉城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泉城广播电台就已经在硝烟中成立了。

  即使到了后世,齐鲁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也能够排名全国前五的呢。

  他们的节目非常接地气,以足够“土”和“率性”而著称。

  挖掘机的事就不说了哈,国强老师现在都成了领袖专业户了。

  只要打开电视机,齐鲁电视台天天都有堪比特种兵的耿纠纠小伙在进行智勇大冲关。

  似乎,到了孔孟之乡这里,不孕不育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要么是男人的难言之隐,要么是女人的不孕不育,这种广告播到飞起。

  当然,现在才是1982年,这个年代的电视上是不会播放这些广告的,最多也就是播放一些酒水的广告。

  国内第一支广告出现在1979年的魔都电视台,播报的内容是“参桂补酒”。

  齐鲁电视台距离齐鲁大学不近,也不算很远,孔繁东就这样带着沈光林和窦伟去接李萍下班,也是想把自己老婆介绍给老同学认识一下。

  你在京城工作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没有对象,看看俺媳妇,羡慕不?

  三个人并没有打扰李萍工作,而且安静的在会客室等到了下班时间。

  小嫂子很快就出来了,不愧是电视台的主持人,长相果然足够端庄。

  沈光林看到了这位小嫂子竟然有一种眼熟的感觉,似曾相识。

  莫非这以后还是一位知名的主持人?

  电视台附近就有饭馆,虽然沈光林和窦伟都有钱,但依然是老孔请客,这是礼貌。

  老孔是个好客的齐鲁人,表现的很大方,他收入可以的,家境也好,受家族的庇护,运动期间都没有收到冲击。

  “远来是客,晚饭想吃点啥?”

  “饺子!”

  沈光林和窦伟回答的异口同声。

  凭良心说,泉城的饺子还是很好吃的,这里知名的不只是有甏肉。

  这个字读beng,意思大致是一种装咸菜的瓮,用这个焖肉,有点南昌瓦罐煨汤的感觉。

  传统的鲁菜馆子还是很值得称赞的,他们做的菜很对沈光林的胃口。

  晚饭自然不能只吃菜,来到泉城了,怎么可能没有几句祝酒辞,怎么可能不招待客人喝点酒。

  要是沈光林和窦伟两个人坚持不喝的话,那就是不给面子呀,说不得朋友都没得做了。

  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晚饭的气氛依然热闹。

  他们喝的就是本地的趵突泉,酒的味道虽然不好入口,但是能醉人。

  沈光林和窦伟都喝醉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断的片,沈光林一直对着小嫂子说,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主持人。

  窦伟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李萍虽然是主持人,但是胶东口音都没改正好,普通话都不过关。

  瞎说什么大实话,听到这话的老孔和李萍俩人招待的更热情了,这是沈光林人生第一次感受到齐鲁人的热情。

  热情的后果就是酩酊大醉。

  泉城的冬天很冷,开了暖气的房间也并不是那么舒服。

  口干舌燥的沈光林醒来发现身上还挂着一个人呢,像个死猪一样还从背后抱住自己。

  这身躯一点都不软!

  我艹!是窦伟。

  沈老师酒醒了,赶紧检查一下自我状况。

  身上的秋衣也还在,内裤都是完好的,前后也都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没有肿胀或者撕裂的疼痛,这才放下心来。

  起床喝水。

  这并不是他们原本开好的房间,应该是老孔重新给找的招待所,只有一间房,只有一张床。

  还算细心,床头竟然还有准备好的毛巾,而且开水壶里也有热水。

  沈光林给自己倒了一大杯水,慢慢的品着喝。

  虽然这里是泉城,但是这个水它并不好喝,沈光林即使是宿醉,依然能够品的出来,这个水,它不润。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