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五章 经费使用_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张成听从沈光林的安排,故意卡着经费,反而想要推动太阳能电池研究。

  结果也是很明显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经费不设上限,然后成果就出来了。

  沈光林到了,也不忙着上楼,而是先和张成走一走,等了解清楚状况了再说。

  “现在你们关于晶体硅的研究究竟到了哪个阶段?”沈光林问的开门见山,他也好做判断,看看是进一步好还是退一步好,抑或是分两步走,一边进,一边退。

  对此,张成也是有准备的:“在半导体研究的方向上,我们对于单晶硅的晶向和载流子都做了测试,只能说勉强符合要求,但是没有超出预期。毕竟,我们才刚开始,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这只是长征的第一步。”

  确实,单晶硅要想用于集成电路,纯度高只是第一步,在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是一样重要的。

  不然,要么说半导体难做呢,只要随便出点问题,整个片子也就报废了。

  当然,报废的片子也不是就没用了,还可以做单晶硅电池片嘛。

  而他们在单晶硅电池片的研究上没有什么进展,因为他们并不是特别重视,觉得没有突破,而硅料太贵,也不太适合推广。

  这个话就让沈光林不好怎么接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样究竟能不能走得通。

  要不,去花旗国挖一挖张中某看看,能不能奏效。

  现在他应该还没有离职吧,是在英特尔呢还是在德州仪器呢?

  这个事改天再仔细研究,现在当务之急是看看张成他们究竟研究到哪个阶段了。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然后就进入了实验室。

  沈光林跟着张成进入了实验室,果然看到了一个反射着金属光泽的硅棒,问道:“它的尺寸达到多大了。”

  “截面尺寸吗?”张成笑道。

  “嗯,不然呢。”

  “7寸,如果不是纯度还低了一些,再加上我们也确实缺少一些必要仪器和设备,不然我们可能会验证更多数据。”

  沈光林想了想,“你们想要哪些设备,还需要多少钱?”。

  “需要很多,而且楠开大学的其他教授也想加入进来了,他们有专门做半导体研究的教授,之前一直混在研究光伏的科研人员队伍里,现在全部露出来了。”

  果然,这个年代的楠开还是厉害的,他们也出了不少人才,只是随着经费的越来越少,所以人才这才慢慢流失了。

  “人既然过来了咱就要,永远都不嫌多。不过还是优先保障生活吧,毕竟这个花费也是小头,实在不行就让长城电器照顾一下这边的福利。”

  沈光林觉得长城电器也需要人才,自己是不是在这个三方联合实验室里专门为长城电器培养些人才呀。

  既然这个阶段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私企,更愿意等待组织分配工作,那还不如用实验室的名义多招些人,然后把他们派到长城电器去工作或者让他们负责长城电器的新产品研发。

  曲线救国!

  这是个好主意。

  接下来,张成汇报了经费的使用问题。

  半导体的研究果然是花钱的,无论买仪器设备还是材料,都要花不少钱,沈光林看着后续打过来的经费申请,觉得不能再批资金了。

  “小张,以后设定一个原则,咱们这个实验室用于硅材料研究的实验经费不能超过研究足球烯使用的经费,不然我这里跟别人不好交代的,这个实验室毕竟是武田公司主要出资的,他们估计不会开办半导体工厂。”

  “好的沈老师,我知道了,那后续的经费怎么办?”

  后续的经费还真的不好办,要不就让京城大学那边的实验室出钱吧,暂时借给津门这边的实验室,等以后有钱了再还。

  虽然足球烯联合工厂有沈光林的股份,但毕竟这是一家合资企业,企业成立的初衷是赚钱,不是为了搞科研。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