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七章 范文程到来_我的明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并没有让这两人继续舞文弄墨,而是将他们扔到了地方基层进行了锻炼,先是在应州府五里寨的农场工作,而后又到军工作坊学习,经过近两年的锻炼,他们无论是阅历见识还是能力都成长了许多。至少再也不是以往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原本文弱的身子变得强健白皙的面容也变得了健康的麦色,更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只知道埋头读死书的书呆子,实践和知识相结合后换发出来的能量是极其惊人的,现在的两人已经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岳阳看来这两人现在要是下放到地方上去充任一个知县甚至知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人在码头上转了一圈后岳阳对两人问道:“这个码头能在什么时候竣工?”

  方以智答道:“回侯爷的话,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建设下去的话明年年初就能竣工了,只是现在水泥有些跟不上了,必须要让山西那边加大供货数量。”

  “水泥不够用了?”岳阳眉头微微一皱,经过这些年的时间。水泥这种强度高、抗冻性好、干缩以及能随意塑形的建筑新贵很快就在大明风靡起来。而且水泥这种东西制造技术并不复杂,无非是用黄土、石膏、一些含铁粉的矿物质搅拌后烧制而成,随便拉几个师傅过去召集百把人就能成立一个水泥厂,只是在这个大部分靠人力的时代产量不高罢了。但是水泥这个新生事物在山西等北方数省虽然已经开始流行,但在山东来却还是新鲜事物,这些日子码头建设所需的水泥名义上是从山西运来,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岳阳从现代时空弄来,否则就凭如今这年头的的道路状况光是运费就够呛。

  “看来要在这里建一个水泥厂了。”岳阳心里沉思了一会,正想把这个想法跟两人一。但冒襄紧接着又道:“大人,咱们的木材也不多了,还得加紧采购木材。”

  “什么,木材也不够了?”

  听到这里岳阳的就感到一阵心烦。这段时间岳阳在威海卫一带一共建了十二个船坞,并聘请了大量的造船工匠让他们对自己弄来的舰船进行仿制,只是虽然岳阳已经弄来了详细的建造图纸和模型,但毕竟是刚开始建造速度还是快不起来。而于此相应的则是木材的大量消耗,以至于造船的木料有些跟不上了。

  “唉……”岳阳长长的叹了口气,一时间沉默了下来。而跟在他身后的方以智和冒襄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惭愧之色。毕竟身为下属却不能为上官分忧,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到了这里岳阳也没有心情继续视察了,他马上吩咐道:“密之,你马上以我的名义写一封信,让五里寨抽调出几十名水泥厂的师傅到这来选好地方新建至少三个水泥厂,一定要在三个月之内投产码头的建设绝不能停,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