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定国四要素_帝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后世的各大论坛中,确实有有人会就这个问题进行提问,所以曹奕多少会记得一点,此时正在脑海中整理这方面的一些记忆,落在吕老眼中,则是此时他正在思考怎么回答,不过有一点倒是事实,那就是正在组织语言,看怎么说罢了。

  “我想大理国和南汉国国运不同,应该主要是四个方面吧?”

  “哦?哪四个方面?”吕老看着曹奕淡笑道。

  “人心、地势、交通和国君。”曹奕脸上露出一副你考不倒我的笑意。

  “恩,继续说。”吕老也是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情。

  “先说人心,在凝聚人心上面,大理国比南汉国做的更好……虽然这两个政权都是由唐人后裔所建,官职称呼什么都是效仿唐制,但是在选才用人方面还是差别蛮大的。”

  “大理国是乐于用各种手段团结境内族人,在建国初期,大理王慷慨赐官,并让权族世袭,而且被赐官的人多为各族掌权者,这样一来基本就是举族归顺,而且世袭的人也不会中断而心生意见,整个大理的官僚阶层就会非常平稳和安定,虽然这样会造成士族把权,但是在平定东部糜乃祸乱时候还是有益的,而且这样还能有助于齐心协力对抗外敌。”

  “至于南汉国,虽然在选官上面,似乎看上去更好一点,开科考,仿唐制,设明经、进士两科,当时是希望能真正拉拢寒士的,这样做并无可厚非,但是等寒士真正成长起来到可以影响国运的时间太长了,在战乱纷飞的时代并不合适……最关键的是,开科考试这件事情,在南汉国那里完全变了味,人和人才想要被南汉国君所用,都要先阉割了之后再用,这就不是选拔人才,而是选拔有才能的太监了……况且对于我们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核心思想,南汉国君这么做,本身就是昏庸无比的国策,所以南汉被灭国前早就已经是士人离心,人力不聚的局面了。”

  吕老点了点头,曹奕说的是事实,确实两国在这方面有差别。

  “第二点地势上面,大理国更加易守难攻,我朝太祖当时有鉴于大理国前身南诏国和唐朝的战争,觉得若贸然进攻大理,有可能就跟唐朝一样,会被无休止的消耗国力,所以当时就放弃了。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大理国的地势,大部分国土都是山地高原,平均高度都在七八百丈,遍地山脉丘陵,高山峡谷,地势非常险峻,攻打起来消耗太大,得不偿失……而南汉国则不然,只是较矮小的丘陵,地势更为平坦,更易于进攻。”

  “嗯。”吕老示意曹奕继续往下说。

  “第三点交通其实和第二个差不多,大理国应为地势原因,虽然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水运和陆运,但与我朝接壤的地方多通行内河运输和山路运输,甚至还不如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