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3章西秦之势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河东。

  这时姜襄率领六万周军,自关中回援,驻兵交城,伺机解太原之围,使得阿济格夺取太原的计划落空。

  不过,阿济格骑兵众多,姜襄也不敢轻易靠近太原,双方就这么在太原附近僵持。

  两军在太原境内,不断相互试探,小股人马交战平繁。

  数次交手下来,阿济格的人马,战力强劲,令姜襄不敢冒然决战。

  时间拖到九月中旬,吴三桂突袭陕州,尚可喜已经退回洛阳的消息,传来河东,终于令阿济格产生了动摇。

  此时有姜襄大军在侧,阿济格不敢强攻太原,而周围能攻下的州县,基本都已经攻下,继续待下去,攻不下太原,徒耗钱粮,阿济格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两军在大原境内,对持到九月底,阿济格最终掳走十万余万人口,白银百万,撤回河北。

  至此,周与东清之间,大的战事,基本完结。

  吴三桂突袭陕州之后,消息传入关内,立时震慑了关中军阀。

  现在,东清无力进犯关中,吴三桂占据关中,已经板上钉钉,想着咸阳集结的十万大军,众人顿时纷纷胆寒。

  一时间,吴三桂声威大震,关中群豪拜服,各方势力,都不敢再生二心,绝了清军打回来的心思。

  周军突袭陕州的消息,传到宁夏,王永镇骇得脸色惨白,背后冒汗。

  本来在姜襄投降吴三桂后,王永镇的军师高有才,便劝说王永镇投靠吴三桂。

  姜襄能封平东王,王永镇作为首义功臣,手里还有三万兵马,不说封王,混个国公还是有可能的。

  可是王永镇并不甘心,区据人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现在吴三桂突袭陕州,瓦解了东清的进攻,又集结十万大军,声言要征讨不臣,收取甘肃,王永镇立时丧胆,得到消息后,便快马加鞭,赶往咸阳拜见吴三桂。

  吴三桂遂即委任王永镇为宁夏侯,送子为质,为周国镇守西北边陲,围剿回回义军,防备蒙古人。

  在得知王永镇前往咸阳后,孟乔芳再也坐不住了,飞马奔至咸阳,像吴三桂负荆请罪。

  不过他动作终是慢了一步,落在了王永镇的后头,成了关陇之地,最后投降的军阀。

  吴三桂恼怒孟乔芳数召不至,而且对于最后投降之人,必须加以惩戒。

  本来吴三桂准备杀了孟乔芳,不过孟乔芳担任陕甘总督多年,关系在关陇盘根错节,不少人都为孟乔芳求情。

  加上洪承畴建言,如今南明内乱,周国大有可谓,当速定关陇,而后参与南方大战,接机崛起利益,扩大地盘。

  吴三桂对于洪承畴的建议,还是比较看重,但为了区别对待,以示惩戒,将孟乔芳软禁于咸阳,只委任其子孟熊臣为兰州知府,收编其军。

  至此,周政权取代西清,成为西北方最强大的势力,吴三桂遂即于咸阳筑坛,祭拜天地,正式建藩立国,并传下教旨,令士绅百姓皆废满礼满服,恢复汉制。

  一时间,关陇沸腾,周国声势大振。

  而在北方剧变之时,周王吴三桂迅速崛起之际,为抗清呕心沥血的汉王赵铭,却不知道被吴三桂之流,摘了桃子。

  此时,汉王赵铭,正困顿于广州城下,为城中守军的顽抗,而大发雷霆。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