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三 仁义感召鄠县归 军旗高扬义士聚_水泊巾帼劫之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身跃上坐骑,大声宣布道:“各位父老乡亲,我李三娘是喝鄠县的水,吃鄠县的粮长大的,与诸位情同手足。今日进城,意在废除暴君的繁役重赋,打开粮仓与百姓共享,拱卫乡土以待晋阳李唐大军的到来!”百姓中立时传来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李三娘与周孝谟并肩而行,领着队伍在百姓的夹道相迎中进了鄠县城。

  ……

  数日之后,鄠县城头已树起了大大的“李”字旗幡,在晨风中不停地摆动,煞是显眼。

  辰时刚过,李三娘身着戎装,腰挂佩剑,在周孝谟、向善志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城墙,巡查战备。在角楼处,李三娘停了下来,背倚垛口问周孝谟:“这城墙周围几许?若四面受敌,至少配备多少士卒方能应对?”

  “禀柴夫人,这城墙周围六千余步,若四面受敌,至少八百人方能应对,这不包括搬运刀枪军械的士卒。”

  李三娘点点头,指着城下的沟堑说道:“这护城河狭小了些,战时阻挡不了多少敌人,”然后转头对向善志说道,“向头领,明天抽调五百兄弟轮番拓宽这护城河,至少需三丈深、五丈宽才行。”向善志正答应时,一个小校跑来禀报:“柴夫人,南门外数里,有一支人马正开过来。”李三娘把手一挥,说道:“传令,全城戒备,”便和众人大步朝南门奔去。

  在南门城楼上,李三娘手搭凉棚,远远地看到一支近千人的队伍,步骑相杂,急速而来,身后扬起一片尘土,奇怪的是这支队伍既无旄旆也无旗幡,更听不到金鼓号角。万全起见,李三娘命令拉起吊桥,架起弓弩,骑兵集结于东门和西门,随时准备出击包抄。正疑惑间,那支队伍在数箭之外停顿了下来,一个身着绛色披风的人骑着一匹烟马独自从队伍中徐徐而出,行至城下,仰头高呼道:“我乃柴夫人家仆马三宝,司竹园何潘仁总管率众兄弟来投奔,请楼上立马通禀!”李三娘闻讯,在城墙上定睛一看,果然是马三宝,那双略鼓的眼睛正焦急地望着城上,李三娘心中大喜,立即命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迎接队伍进城…

  巳时向午,太阳已过墙头,鄠县都尉府议事厅里人声鼎沸。

  正位上,李三娘南面坐定,神采熠熠,含笑而视,看着马三宝、何潘仁、郝齐平与向善志、周孝谟、高更生等十余人见面叙礼,相互问好。宾客入座后,何潘仁抱拳一揖,首先开口道:“柴夫人,何某乃塞外胡人,游荡绿林多年,今日归入正统,实为何某的造化!李家三代恩被陇右,胡汉百姓无不感怀,今后任由驱驰。先前误杀庄园家仆,还望夫人见谅!”

  李三娘咯咯笑道:“何总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嘛!今日诸位齐聚鄠县,是天佑李家,运数所至啊!”

  “是啊,当日若我逃得慢些,今日也没有机会侍奉诸位英雄了,”家仆张贵福一边倒茶,一边嘟哝道,引得众人一阵大笑,何潘仁也尴尬地捋了捋红胡须。

  李三娘笑罢,摆了摆手说道:“过去的事咱们不再提了,这些年来大家吃尽了乱政之苦,今后当齐心合力,共同对付陏杨鹰犬,打出一片天地来,迎接李唐大军西入关中。”

  提到打出天地,经营关中,众人都兴致高涨,雄心勃勃,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一时间议事厅里炸开了锅…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