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十二 追昔抚今议敌酋 评说战事早绸缪_水泊巾帼劫之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武周出生于马邑城豪富之家。前朝大业年间,到长安投奔到太仆杨义臣门下,后来应募入伍,曾跟随炀帝三次征伐高丽,东征师还,返归马邑,因战功升任鹰扬府校尉。对于此人,我未曾谋面,但当年的军中传闻我也略知一二。”

  “哦,是吗?他有什么传闻?”李三娘饶有兴趣地问道。

  “当年炀帝伐辽,戎马倥偬,军令严苛,加之连战连败,军人多有厌战之情,想方设法地逃避军役。我当时在太子千牛府供职,偶尔有人抽调前线,回家之后无不痛哭,皆是一派生离死别之状。而那刘武周则属异类--非旦不逃避军役,每次出征,他还主动请缨,时人便觉不可理喻。说来也怪,刘武周每次赴辽,皆遇大战,居然都能毫发无损地返回中原,这在军中实不多见。后来,他因军功升职鹰扬府,但就是这样一个死命相随者,炀帝也才授予他一个校尉之衔,连个偏将都不是,时人又觉得炀帝吝惜官职,不仁不义,而对刘武周多有同情之心。”

  “看来,此人颇具传奇色彩啊!”李三娘笑道。

  “哎,何止是传奇,刘武周对炀帝的安排竟毫无怨言,在鹰扬府里一呆就是四、五年,颇有能伸能屈之意,尽显枭雄本色啊,”柴绍轻叹一声,端起桌上的茶碗,轻啜了一口,接着说道,“隋末大乱,刘武周乘势而起,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拥兵万人,自称太守。后来又投靠突厥,将前隋的汾阳宫女悉数献给可汗,每年进贡不断,换得突厥人的大力扶植,将其册封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其势甚盛!”

  “那么,他怎会与我大唐交恶呢?”

  “我大唐与他本无纷争,各守疆界,但年前,他派使臣来长安,致信陛下,言辞傲慢,自称‘北帝’,陛下龙颜大怒,将其使臣留而不遣,我估计啊,”柴绍咂了一下嘴唇,说道,“刘武周此番攻陷晋阳,是来寻仇了!”

  “哼!我看呐,”李三娘听闻,唬下脸来,说道,“那刘武周是继梁师都之后,突厥人养的又一条狗,汪汪直吠,意图束缚大唐的手脚。”

  “夫人言之有理!只是刘武周乘我不备,突然南下,又攻陷了晋阳,逼我大唐挥棒打狗,让咱们不得不暂时放手,让老冤家梁师都可以苟延残喘了。”

  “夫君的意思是,朝廷会调遣咱们延州的军队到晋阳去?”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柴绍回答道。

  夫妻俩儿坐在桌前,都不再说话,只听到外面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鸣叫不已,把庭院中一棵石榴老树的枝叶摇得晃来晃去。

  ……

  片刻之后,新来的侍女银钏儿走来到门边,见两个主子坐在屋里,似乎正在议事儿,便不敢打扰,只是笔直地站在门边,一动不动。

  “银钏儿,有何事儿?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