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第一百零五章_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徒卓带着探子走了之后,黛玉和周安志商量,将军粮拆分了,至少保证左右先锋和自己手下的三千将士都要携带至少半月的军粮。

  刚开始,周安志是不同意的,行军打仗最忌军心涣散,尤其冬日行军,条件艰苦,粮食一分,便有可能出现逃兵。

  当然,黛玉如此提议,也有自己的道理,越是冬天,人体越需要补充能量,若是队伍被打散了,而打散的兵士身上携带的军粮越多,越能够支撑更久的时间。

  听完王妃的分析,经验丰富如周安志也得承认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周安志觉得现在完全没到那个份上:“王妃此言虽然不差,但是如今才过雁门数日,离前线还早,哪那么容易就将队伍打散了。再说,若是军粮发给将士,首先不说有人携粮逃走的问题,单说若是有人管不住口,早早的将十五日的口粮十日吃完了,也是行军大忌。”

  这也是事实,实际上这次的五万将士是从京营带出来的,经贾敬训练数年下来,已经算是纪律极好的部队,但是要跟后世的华国军队比军纪,黛玉自己也没那个信心。

  现代部队里,不但可以把军粮化整为零,甚至军队也可以,但是在古代,军粮依旧是统筹管理占主流,也是因此,古代战争才会出现劫军粮,烧粮草这样的手段,一旦得逞,甚至可以直接消灭一整支部队的战斗力。

  黛玉道:“周将军,将士们是我们自己带出来的,我们要对他们有信心。军粮发下去之后,可以告诉他们必须支撑十五日,而且一旦发现扰民,杀无赦。但是必须要保证每个战士身上,都携带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军粮。

  周将军不觉得奇怪么?我们至今没有遇到回撤报信的西海沿子守军。且不说南安郡王战死之后影响军心的问题,就说西海沿子的驻军虽然也屯田耕种,但是每年依旧需要朝廷拨付军粮,今年有战事,照理说,粮草辎重消耗更大,怎么现在咱们还没遇到回撤求援的朝廷军。”

  周安志之所以会同意拨三千将士给黛玉指挥,除了黛玉在军中确然受将士敬重外,还因这位王妃确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见识。光说当初提议到北狄购买肉干,就是王妃的提议。

  汉家将士不像北狄军,一包肉干,一壶清水就可以过许久的日子,朝廷军的肠胃不能适应全是牛羊肉的饮食,但是有了肉干做补充,确然让将士们在饮食上有所改善。

  “王妃的意思是说,西海沿子的守将已经降了,现在正在设计对付朝廷军?”周安志问道。

  黛玉道:“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若是周将军实在不放心,将军粮分配到营,由每营统筹安排,余粮依旧由粮草军负责押运。但是不能依旧与之前行军一样,每两日就要领一次军粮。若是每营将士的粮草只够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