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六十三章_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治理地方。便有言官出列上奏柳征不合适。言官么,向来是拿着礼法规矩的大棒闻风奏事的。

  此事让太宗皇帝亲自给驳了,太宗皇帝就问了一句:“本朝惯例,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在朝会上商议。以前可有五品知府的任命也闹到朝会上的?”

  这个是真没有,一般来说,正三品以下的官员,都是吏部推举出来,太宗批了奏折就行。然后一应任命文书、上任程序都是吏部去办。甚至正五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任命。当然,这些都是合法程序;还有非法程序譬如捐官、买官、卖官的乱象。

  太宗这么一问,那方才进言的言官只能硬着头皮答‘无’啊。

  接着太宗皇帝就又发作了一句:“这次巡按,查出的福州知府可是文官出身,又如何?官商勾结、鱼肉百姓,他们这父母官做得可好?”

  这一句话,没把朝会上的多少文官问得羞死。但是这话没错啊,之前多少官员在海贸衙门设立的官员举荐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嘴脸太宗皇帝还记得呢,这才过了多久,又要拿文武的出身阻挠海贸专营的大事,说得依旧这么义正辞严。怎么话都让你们说了,好事都不见你们做呢。

  那言官冷汗都下来了,忙道:“臣惶恐。臣只是觉得柳大人武官出身而任知府,与旧例不符。但是任人唯才,既是吏部经考绩筛选觉得柳大人合适,那柳大人自然是能胜任一地知府的,是下官失言了。”

  太宗皇帝贵为天子,平时上朝也是极少发言的,都是听臣子们辩论。但是上回海贸衙门举荐官员的事闹得太离谱,太宗皇帝在后面的朝会中,偶尔遇到臣子们的立场不太好出口的话时,也会自己多说两句。

  比如今日这个事儿,柳征任知府的事根本不够分量在朝会上讨论的,既然有言官提起这茬,太宗皇帝就趁机敲打了。把那文官问得哑口无言不说,太宗还继续道:“朕瞧你们一个个就是和朝廷作对。天下这么多贪官污吏没见你们参,朝廷为了试行海贸专营而提拔一个人,你们倒是有一车的话反对。民间为什么说你们官官相护,这不就摆在眼前么?面对军国大事,首先想的不是大局为重,而是文武门户之见!”

  ……

  就又是‘臣不敢’‘臣惶恐’‘皇上息怒’的话不绝于耳。不过这次太宗皇帝也谈不上动怒,不过是趁机敲打几句罢了。此话一出,便再也无人反对柳征升任知府了。

  此事就这样定下来,又开始商议别的军国大事。

  海贸专营是早就定下来的事,各方势力也没什么争夺空间了,所以除了言官上奏不宜升柳征为知府外,朝会上还是相对平和的。

  就是有心人一算,兜兜转转的,东宫还是最大赢家啊。当然,东宫在此事上一直很谨慎的,表面上的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