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筹谋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到日落西山,太监们进来点上蜡烛,皇帝这才惊觉陛辞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而殿中众人肚子已是饿的呱呱叫。对于刘重元的胸有韬略皇帝十分满意,当场传旨,赐予刘重元尚方宝剑,副将以下听其专杀,以重其威权。

  之后,皇帝又命令赐宴,留两位阁老及刘重元用膳,宠荣之重令人艳羡。等刘重元捧着尚方宝剑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王氏还没有睡,她已经得到了丈夫升任五省剿贼总理的消息,下午时分上门道贺的文武官员几乎挤满了整条胡同,送的贺礼堆满了整个东厢房,都知道刘重元进攻陛辞,因此都是放下礼物留下名片就走了。

  昏暗的烛光下,王氏亲自伺候刘重元卸下官服,用毛巾擦了擦头上身上的汗,然后重新换上一件丝袍,这才双双落座叙话。

  京官外任必须尽快动身,尤其是在当今皇上手底下。之前曾有新任命到同一边镇的巡抚和监军太监,巡抚按照常理置办行装、安排家人,迁延了数日才动身上任,而太监得到提示第二天就快马赴边镇上任,由此之后皇帝就认为文官不尽心而太监忠心耿耿。所以之后,京官外任一般都会轻装简从尽快出发,例如卢象升被任命为宣大总督,就是单骑驰入宣府接任。

  刘重元就与王氏商量,他准备后日启程赶赴襄阳,急着赶赴军中,所以暂时不能带家属,他准备只带二十多名侍卫快马走陆路到襄阳,等他安顿下来之后,王氏在带着几个孩子走水路先沿着大运河到南京,在从南京逆长江而上到武昌,再从武昌逆汉水而上到襄阳,虽然绕远之后路途远了不少,但是沿途都是坐船,不至于劳图奔波。

  说是要尽快启程,但是作为兵部核心官员,骤然被任命出任地方,又是最重要的五省剿贼总理,兵部事务的交接,剿贼总理任上与内阁、兵部就战略、布防、后勤等方面事务的沟通,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清楚的,现在被迫压缩到一天全部弄完,刘重元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摊上这么一个皇帝真是令人头疼。

  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刘重元的侍卫们开始整理行装,兵部又送来了三十多匹马,说是本兵杨嗣昌亲自嘱咐从太仆寺调来的,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一人两马,但是也足够路上换乘了。

  而刘重元自己则来到兵部衙门,杨嗣昌作为他最大的奥援,很多事情必须先要沟通好才行,自古权臣在内,未有大将立功于外者。同样,面对猜忌多疑的皇帝,如果没有杨嗣昌在朝中鼎力支持,刘重元不可能有所建树。

  兵部尚书的值房里,看着眼前沉着冷静的刘重元,杨嗣昌突然又有些后悔,这样一个军事赞画的人才,值此即将大战之际,将其出任地方真的合适吗?

  “子乔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