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五省剿贼总理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灰复燃,我思来想去,能够抚定中原者,唯有你刘子乔,所以我向皇上推荐你接替熊总理主持中原剿贼大业。”

  刘重元几乎是一瞬间明了了杨嗣昌的心思,作为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的阁老,深得皇上的宠幸,毫无疑问也是大明军事战略的总设计师,也毫无疑问要对大明的安危负有重任,无论是北线被东虏突破,还是中原腹地流寇再起,杨嗣昌都脱不了干系。咋们这位皇帝,从来不看你的工作有多艰难,也不管你过去取得了什么成绩,只要出了一丝纰漏,降职都是轻的,入狱杀头都有可能。

  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剿灭所有的流寇以完成自己的战略固然重要,可是让后金直薄京师也有可能要了他杨嗣昌的脑袋,思来想去还是自己的脑袋更重要。因此,最终杨嗣昌还是下定决心,调回京营、宣大、陕甘以及中原的主力回京畿勤王,以抵御后金。

  至于中原这个烂摊子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任何一个名城大邑失守都是他阁部的罪过,因此,必须让稳妥可靠的人担负起中原的重任,历数信得过的亲信,只有刘重元最有能力通晓兵事,或能够镇得住中原的局面,不至于因为诸军勤王而兵力空虚不可收拾。

  而且最让杨嗣昌看重的是,刘重元资历浅人脉弱,只有牢牢地依靠他杨嗣昌才能站稳脚跟,而不像卢象升、熊文灿、洪承畴一样自行其是直奏皇上。

  这些个缘由有些刘重元想到了有些没有想到。但是他肯定知道杨嗣昌和皇帝交给他的将是一个险恶重重的烂摊子,是将他放在火山上烤。但是,危机危机,即使危险也是机会,这不正是这两年来他梦寐以求的出镇地方建功立业的机会吗?想到这里拒绝的话刘重元也说不出口了,而且杨嗣昌与皇帝计议已定,也容不得刘重元真的拒绝。

  “过去两年剿灭流寇虽然取得很大的成效,巨寇如高迎祥、张献忠者或死或降,只剩下少数流寇躲藏在深山之中苟延残喘,看起来剿寇大业预期可成,但是下官以为,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就如同海上的浪潮,暂时的退潮不代表平静,可能只是为之后更凶猛的涨潮积蓄力量而已。阁部,天启七年流寇蜂起,当时有王嘉胤、王左挂,朝廷平息了二王,又有贼号闯王的高迎祥,去岁高迎祥被孙白谷擒获,贼寇仍有张献忠、李自成、革左五营等。这流寇就如同地里的庄稼,割了一茬儿又一茬儿,不见尽头。河南、陕西、湖广等行省因为兵灾饿殍遍地,大大小小的流寇土匪仍然没有完全平息,恐怕一个火星儿下去就是滔天的烈焰啊!现在朝廷主力驻防各处还无妨,一旦主力尽数抽调到京畿,恐怕流寇复燃而再也不可收拾啊!”

  刘重元的担忧杨嗣昌如何不懂,但是就如之前他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