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生死存亡之秋_一个人的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杨嗣昌如何不知道呢,崇祯四年他担任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亲眼见到辽军是如何一日哗变归辽东的,崇祯六年在宣大总督任上,也是亲身经历麾下的总兵大将们是如何的跋扈难驯的,这些年来,随着剿寇、抗虏战事日趋激烈,皇帝、朝廷、文官对于武将们的容忍度已经一再提高,对于其容忍的底线也是一降再降,哗变、闹饷、抗命等已经是寻常事了,现在武将们但凡是能够杀贼的,其他什么杀良冒功、贪污军饷之类的,朝廷们只当是没看见。而对于文官总督巡抚,则动辄入狱杀头,这些年来被杀掉的疆臣已经好几个了。

  “子乔是想实践你的秀才军理念,借这次出镇地方组建一支新式军队?”刘重元曾经向杨嗣昌提交过一份建议书,建议组建新式军队,以解决大明当前的困局,不过当时杨嗣昌以不切实际为由加以拒绝了。

  此番刘重元再次提起,杨嗣昌只好说道:“也好,卢建斗创建天雄军扫灭群丑,孙白谷创建秦军擒获高迎祥,你作为新任的五省总理,照例直辖一营,你大可按照你的想法来创建,我不干涉。但是子乔,作为疆臣前辈,我要提醒你,也是你常常提醒职方司部属的话,咋们文官长于战略短于作战,马上冲锋更非我所长,切忌纸上谈兵。所以,子乔,你建新军我不反对,也会在朝中为你护佑,但是再好的想法终究要上战场考验,若是治军不力作战无能,遭御史弹劾将其裁撤,我也保不住了。”

  “是,定不叫阁部失望!”

  再细细的嘱咐一番,刘重元就准备进宫向皇帝陛辞了。所谓陛辞就是外任官员在出京前向皇帝当面辞别,皇帝也可借机询以政务和计划,也算是官员任用前最后一次考察了。像崇祯元年,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就是在陛辞之时,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平辽”的海口,从而为之后乙巳之变被凌迟埋下了伏笔。因此,陛辞于官员非常重要。刘重元重新整理一下官袍、官帽和腰带,一边跟着小太监通过大明门进入大内,一边默默的思考着待会儿与皇帝的独对。

  召对照例是在平台进行,越走到这里刘重元越是想起了十年前的袁崇焕,当时他走进这里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认定平辽者非袁崇焕不可,要兵要饷要粮皇帝无不应允,可惜短短一年之后,在后金兵临京师城下的重击下,从万众推崇到人人恨不得食其肉,袁崇焕落了个被凌迟的下场,成为大明死得最惨的文官,刘重元暗暗紧握拳头,自己决不能失败,决不能走上袁崇焕的后路。

  跪拜行礼如仪,或许是刚刚杨嗣昌汇报的后金即将大举入寇的消息让皇帝又多了几分沉重,比起昨天面圣,皇帝愈加憔悴了。说起来皇帝只有二十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