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这小子真是咱的福星!_大明:开局错认朱元璋朱标为父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盐问题,一直都是老朱的一块心病!

  当初老朱起兵,想一统天下,就必须有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那钱从那里来呢?

  在一切以赢得战争,一统天下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之下,老朱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后悔至今的决定。

  那便是,解除盐禁,让民间可以自主进行盐业交易!

  这个政策,也确实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老朱起家于东南,繁华富庶扬州就是他早起的核心地盘。

  因为解除盐禁,吸引了全国大量的富商过来。

  有晋、陕两地被称作西商的巨富,同时也有极其抱团的徽商。

  西商掺和到这件事情里来,是因为一个筹粮的制度。

  那个时候,老朱规定,谁能够把粮食从江南运到北方与北元边界处,就能获得朝廷发放的淮盐引。

  大概三十斤粮食,可以兑换一份盐引。

  凭借盐引,便可获得大量食盐,以此牟取暴利。

  西商凭借地利,运送粮食根本不需要和江南的商人一样跑那么远。

  一项战时的权宜之策,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盐商群体。

  到现在,扬州成为了盐商的大本营。

  天下虽然平定,可是北元余孽还在,在老朱心中,这江山并不太平。

  国朝初立,百废待兴,国家根本算不富裕。

  没办法,用粮食换盐引的制度,还是沿袭下来,以获取民间富商对北境战事的支持。

  对于此事,老朱早就憋屈已久了!

  老朱不怕民富,怕的是为富不仁!

  这些盐商富裕起来之后,完全不做人事。

  他们生活奢靡,夜夜笙歌,过得比老朱这个皇帝还快活。

  听说现在扬州流行起一种“养瘦马”的风潮。

  将穷苦人家的女儿买来,培养其琴棋书画,然后再高价转卖给盐商,供其玩乐。

  老朱自己就是穷苦出生,最恨这种不把人当人的行为。

  连朝堂重臣,他下起手来,都毫不手软,说杀谁就杀谁!

  可是对于这些盐商,他真的不太好管!

  没办法,受制于人啊!

  张澈拿出来的这个制盐术,却从根本改变了这种局面。

  盐商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表面看是朝堂默许甚至是推动的结果。

  但实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朝堂缺钱!

  淮盐是大明为数不多而且能够保证产量的等盐,是稀缺的重要物资。

  正因为如此,淮盐的盐引才会如此高价,才让盐商富甲一方。

  老朱是皇帝,一个唾沫一个坑,君无戏言。

  说出去的话是不能反悔的!

  所以,他不可能撤裁掉盐运使!

  但现在不一样了。

  新式制盐术在手,天下盐矿均可出等盐,淮盐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只要老朱愿意,精盐制造场瞬间就可以开遍大明天下。

  到时候,淮盐引还会奇货可居么?

  盐商们自以为把持住了大明盐路,可是若是天下哪里都能够产出精盐。

  那淮盐的价值,也就只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