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鉴江号驶入福建,灵江号直航舟山。

  郑芝龙死后,郑彩、郑联占据永宁卫中左所、金门所,控制安海、漳州出海口。

  郑彩与鲁监国联合,双方有过一段堪称愉快的蜜月期。明军在福建节节反攻,一度收复一半以上的领土。拱卫了广东省东北侧翼,永历只须防御南岭,不必兼顾福建。鲁王和福建军民有力支援了两广战场。

  直到鞑靼靖南将军陈泰、满洲正黄旗梅勒章京董阿赖、李率泰、济席哈、祖泽远等近万八旗兵陆续开抵福建。

  闽浙沿海广泛起义,一方面当然是剃发令等民族战争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鞑靼人任命的文官武将于地方巧取豪夺,绿营八旗官兵烧杀抢掠,百姓被迫自卫。

  鞑靼人是入侵者,明军也是一丘之貉。

  为措置军饷,明军各部频繁上岸打粮,入乡抄掠,鸡犬不遗。不分男女老弱,不分敌我,连抗鞑志士家族一概杀戮,抓捕壮丁,大面积强暴妇女,沿门供亿,淫污横行,女人受害者成千上万。

  正如鲁监国大学士钱肃乐痛陈的那样。“竭小民之膏血,不足供藩镇之一吸,继也合藩镇之兵马,不足卫小民。“

  烧杀抢掠又无力保护百姓的军队自然得不到拥戴。

  鞑靼人拥有的资源远多于明军。鉴于明军打粮现象,鞑靼闽浙总督陈锦接连上疏,在他影响下,北京在浙江福建一定程度上施展了怀柔统治。

  箪壶食浆迎来的却是各种匪徒,闽浙士绅百姓对明军极度失望,几道招抚令后,残存义军大部解散回家。

  这就没得打了,鞑靼人迅速击破明军,一年过去,福建全省再度易手

  鲁监国是南明最有朝气的政权,可他一样是行将灭亡的王朝的一部分。郑彩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背不动明王朝这个沉重的包袱。

  鲁王与郑彩、郑联兄弟蜜月期结束,内讧频起,郑彩杀掉大学士熊汝霖,矛盾变得不可调和。福建无立足余地,鲁王与郑彩分兵,率军北上闽、浙交界的沙埕,周瑞、周鹤芝兄弟占温州三盘,张名振重占老地盘健跳所。

  郑彩、郑联继续经营金厦二地。

  经贸中心形成有很多地理、人文的因素,这些因素并未因郑芝龙的死而消失。

  厦门、金门依然扼守中国海上贸易窗口。郑彩、郑联兄弟继承郑芝龙的地位,分居金厦二城,开海贸以养兵,他们最大的客户依然是荷兰人。

  来自巴达维亚、热兰遮或是长崎的商船不定期造访厦门岛,郑彩兄弟也会派出商船驶入台江内海。热兰遮向巴达维亚的报告里,说尽管战争仍在继续,从漳州、安海、厦门、金门至台湾的商道却相当通畅。郑彩在荷兰人中的口碑还不错,郑彩派人去澎湖收税,荷兰人警告郑彩下不为例后,也轻轻放过了,没有施加惩罚措施。

  金门岛厦门岛面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