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想打这主意,也不先问问真正做主的陛下?他可是盼着你回京许久了。待这回资满,你再无借口拖延不走,且作为仅次于李、寇相公下最受倚重的前东宫臣,势必要得到重用的。”

  陆辞却道:“若不知道那边的小动作也就罢了,如今既清楚了,面对这变数太大的局势,我怎么可能放心走?”

  要来的是曹将军那样的定海神针,那自是另当别论。

  但曹玮早就又被派去镇守大辽那条防线了,绝无可能接替他知秦州。

  按常理推断,多半会是位心不甘情不愿的文官。

  要是个只知混日子的,让他已布置过半的局面停滞不前,还不算最坏的结果。

  怕就怕遇上抽干公使钱和军饷,也要为自己做调任筹备的,才真是心血付之一炬,欲哭无泪了。

  陆辞叹了口气。

  亏他原以为,党项那边至少还有耐心再等上十年八年,时机成熟,再对大宋发难。

  这么一来,他给自己的定位,就只在低调铺垫了。

  毕竟等到那时,大宋也已度过将才上最为青黄不接的艰难时期:皇帝年富力强,有意开疆扩土;名扬后世的一干名臣皆都羽翼丰满,既有狄青和杨文广正值青壮,将星闪耀;文亦有范仲淹、韩琦等人稳打稳扎,又不失锐意进取。

  这样的全盛真容,再加上他亲手打下的诸多基础做辅助,应对党项这一仗,该是足够稳妥的了。

  但刺探得来的情报却证明,李元昊恐怕是个急性子。虽说只要李德明一日还活着,以其谨小慎微惯的做派,定能压住他不轻举妄动。

  但李德明一旦不在,继位的李元昊会采取何等行动,就可想而知了。

  陆辞习惯了大事上讲究万无一失,在明知李元昊野心勃勃,且已逐渐付诸行动时,就绝无可能将希望全寄托在李德明的长寿上的。

  而远在汴京,自过年后,就高兴地开始数着日子过,一心只等着小夫子资满磨勘,就调回京中任开封府尹的小皇帝……可谓做梦都不会想到,小夫子已是铁了心,打定主意要赖掉这承诺了。

  想着再过个五月,就能等回许久不见的陆辞时,赵祯的心情便不由自主地变好许多。

  哪怕是在处理政务时,面上仍带着高兴的笑。

  到底刚开年,除去各部族势力、臣下们递上的道贺奏表,基本没其他了。

  因为经受的都是喜事,不似平日总难免有痛灾,本就愈发得心应手的赵祯不仅处理飞快,心情也跟着越来越好了。

  在读到一首名《迎新春·嶰管·变青律》的新词时,赵祯不禁眼前一亮。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

  这明暗交替,直写帝京新春和暖,晴朗宜人,衣锦飘香,安乐富足的佳节之欢的笔力,可谓老练而从容,乍读便知是位底蕴十足,以铺叙见长的妙词人。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