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第二十七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一室。

  正挑灯夜战的陆辞,如有所感地打了个喷嚏。

  随侍一边的健仆顿时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就拨了拨炭盆,叫火烧得更旺一些,又将挂在门边的大衣拿来,犹豫着是否该给陆辞披上。

  陆辞摆了摆手:“不必。你先下去吧。”

  屋里被炭火烤得很是暖和,除了这个来得莫名其妙的喷嚏外,他甚至都快要冒汗了。

  健仆将杯中茶水加满后,便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对这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近来堪比争宠、一个赛一个的细心体贴的行径,陆辞不禁无奈地笑了笑。

  他们与陆辞所签的契约并不算长,不过三年而已,而追随这么一位出手大发、温和善良、体恤下人,自身还前途无量的主人的好处,他们既尝到了,就更不愿意失去。

  但说到底,他们除了力气大些,体瞧着壮实些,较能唬人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健仆们皆有着自知之明——若说这宅子里有谁是郎主不愿意离了的话,那恐怕手艺日益精进的厨子。

  因此,尽管离契约到期还有将近一年的功夫,他们就已卯足了劲儿,将彼此视做竞争对手,开始在陆辞跟前轮番表现了。

  陆辞对缘由虽是心知肚明,但来年究竟计划如何,会否跟所有人续立契约,他并未拿定主意,并不好同他们说些什么宽心话。

  毕竟在京里能呆多久,并非是他一人就能说了算的。

  陆辞慢悠悠地饮了口热茶,便聚精会神地继续写了起来。

  他今晚上已早早地备好了课,现正忙活的,是举荐一事。

  ——在寇准的提醒下,官家赵恒终于想起了馆阁里的一片狼藉,不论整理、校勘还是纂修方面,都急需大量人手的这一茬来。

  于是从各地官员中筛选出合适的,权知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等职务,粗略估计,起码会有五十多个新出的空缺。

  这消息一出,无数选人的心思都活络开了。

  甚至连最仇视寇准的那些.派,也一边骂着寇准收买人心,一边‘不计前嫌’地琢磨起,这五十多个位置里,究竟能给自己派系里的人占下多少个。

  别看只是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在馆阁之中,不过最末的第三等,也并无多少实权,但馆职本身的清贵和优越性,历来就在士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莫说是选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就连不少京朝官,都忍不住起了心思,想要下手一争。

  然而绝大多数选人,却是连被考虑的机会都不曾有过的——一般官员想要担任馆职,须经大臣推荐,才准考试。

  而有‘推荐’权力的大臣,则只有两省五品以上官员,每人每年还有着名额限制:京朝官得五员,升朝官只得三员。

  得了推荐后,则被选送进入初试,为学士院中试诗赋论,合了才可授予低级馆职。

  授予馆职之后,仍未结束,还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