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二十六节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听到田畴的建议,突然冷静下来,缓缓地坐下,无力地摆摆手,示意各位大臣也都坐下。内心里感觉到各外悲凉、孤独。

  在初始的创业艰难过后,群臣们开始享受获得的利益。随着管辖的疆域越来越大,他们“不臣”之心越发炙烈,逮着机会,他们就背后做点小动作,扩张青州势力,造成既成事实,逼迫刘备一步步迈向王座。

  最初,这种扩张**与青州的发展是一致的,得到了刘备的默许与纵容,可现在这种主张已对刘备产生了威胁。

  中国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取而代之”思想,这种思想导致社会潜伏着浓烈的动乱危机。臣子势力大了,不做皇帝似乎对不起自己。皇帝逮着机会,不杀这样的臣子也对不起自己。由此,屠杀功臣成了必然。随后,我们民族的扩张**被彻底阉割,要么弑上,要么被杀,改朝换代就如此交替。新上来的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巩固自己的皇位,屠杀功臣,民族的力量就这样在内争中消耗……。

  这几年,随着自己的势力扩张,臣下们的野心也逐渐显露,成为开国功臣的想法时时诱惑着他们。他们不停地寻找机会攻击曹操、孙策这两个南北最大的军阀势力,想扫清通向皇位的一切障碍,造成既成事实。这种想法虽然表面上是为刘备着想,故此,在上层官员中颇有支持者,可是,这种作为已威胁到青州的长远战略,甚至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使刘备本身都处于威胁之下。

  周瑜用兵虽然爱行险,可刘备对军队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密,即使他敢行险私售旧主军械,以青州兵的组织纪律性,周瑜有本事在短短半年内说动上百士兵吗?

  如果不是田畴急切地想把这事与孙策挂上钩,也许还引不起刘备的警惕,等刘备冷静下来,细细一推敲,发现这事决非那么简单。

  “说到周瑜,我突然想起,我本来安排徐庶从西河接应周瑜,为什么徐庶没有行动?”刘备沉声问。

  沮绶低头整理着文件,回答:“兖州百姓迁入西河,诸事繁杂,徐庶暂时离不开。再者,我们自造的船只全部让周瑜带走,黄河即将结冻,民船担心困在潼关有去无回,不愿接受雇用。这件事已向主公汇报过,主公当时不许强征民船,故此我们无法接应周瑜。”

  刘备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桌子,心底暗自发寒。

  当时,自己正在龙口港关注文聘南下船队的训练。都督府派出荀彧这个新手来给自己汇报,只说到无法征集民船,让自己决断,却只字没提接应周瑜之事。从这个小动作看来,周瑜私售军械之事,或许有,或许无,但此事的目标不是周瑜,而是南方孙策。

  刘备摇了摇头,压住怒火:“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到青州的攻势杂乱了许多,军队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