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五十六节_商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江郡之北,袁术占领寿春后,将之改为淮南郡。经过多年搜刮,郡内已残破不堪,除寿春外,南方只剩合肥城尚堪入目。东侧,靠近徐州的方向只剩下义成(今蚌埠)城还有点人气。

  合肥城由袁术大将军张勋带领乐就、雷薄驻扎,义成城由大将军桥蕤带领梁刚、李丰统领。首将纪灵与陈兰、张炯、刘勋与伪成朝沛相舒仲应、长吏杨弘留在寿春,贴身保护袁术安全。

  六安国伸出一个硖角进入豫州,硖角东侧毗邻芍陂湖,城东湖挡在路中,城西湖在西侧,三湖中间有小路可通,可选择的行军路线只有这两条小路。

  然而,城东湖与城西湖之间是战略要地霍丘,袁术在那里驻扎了一支兵马。虽然在人心惶惶下,霍丘不难一举而克,但袁术也没想到让霍丘兵马阻挡住素有“善攻城”之名的刘备,他只想用霍丘兵马预警,好让他有时间准备行装逃窜。

  至于城东湖与芍陂湖之间道路,泥泞难走,一旦下雨,那里就成了浆糊路。刘备手下主力是骑兵,这样的路对于骑兵来说是灾难。袁术在这道路上没有驻军。

  在两条道路的终点,袁术还特意修建了阳泉堡,冀望它能支援霍丘,迟滞刘备兵马。

  开战前,刘备军中参谋商议作战计划时,皆围绕着三湖间两条道路做文章,计划书写了数份,刘备全部打了回去。参谋们不解,最终要求一名有刘备义子(收养的孤儿)之名的人上前探问,刘备的回答让众人大开眼界:“我们的主力是骑兵,对骑兵来说,只要路况好,道路远近不是问题。地球是圆的,通向寿春的路不止一条,参谋的眼光太狭窄。”

  这是刘备第一次对于夷学(船队带回的大秦书籍)争论发表看法。

  刘备的表态顿时开启了参谋的智慧,几天后,参谋们拿出一份计划,要求全军东向,绕过芍陂湖,甚至绕过再东侧的瓦埠湖,从合肥城西北侧进击寿春的计划。刘备对此大加赞赏。

  袁术重兵都在西侧的阳泉,若青州兵突然出现在寿春东侧,必然出乎袁术意料,一定会因此打乱袁术手脚。

  此后,一切战略计划围绕东进方案展开。为了迷惑袁术,青州兵对阳泉一带展开了密集巡逻,表现出一副寻找行军路线的架势。对于东路,则通过诱惑居民迁移入六安,再通过他们的嘴,了解路况,雇请向导。

  大汉历四零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傍晚,雨,青州兵忽临寿春东门。

  大雨倾盆,寿春城楼上,守卒畏畏缩缩躲避在城垛口,风雨声中,隐隐传来铜号声,一名守卒好奇地向外一望,顿时,嘴里响起了惊恐的呼喊:“敌袭,青州兵来了。”

  众守卒不顾大雨,纷纷趴在城垛口向外张望,雨中,出现了一支黑黢黢的骑兵队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