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一章:巡察司署理千户_锦衣当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内退的人可以享受平时俸禄的半分之五十的补贴。

  大明朝还没有发放退休工资的制度,这锦衣卫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只要人活着,这半分之五十的补贴就会一直发下去。

  这样的政策一经颁布,锦衣卫内一下子申请内退的人多达三千多人。

  经过甄别,符合要求的就有两千人七百多!

  这些人退下去后,家中挑选子侄递补上来,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过程。

  这些内退的人不少都是占据一定职位的,这样一来,他们的职位空出来了,郭怒也就乘机提拔一些属于自己一系的官员,然后年轻的血液补充进来,又可以改变锦衣卫内的组成,队伍更加年轻化。

  这可是一举多得,孟岩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郭怒那是拍案叫绝,而且这个计划不涉及千户以上的官员,牵涉不大,只不过锦衣卫为此每年要多付一些钱而已。

  其实,算下来,也多花不了多少,这退休的只要付一半儿的俸禄,普通校尉,那的确要多花钱,总旗,百户的话,就要少花不少钱了。

  这么一拉扯,平均一下,其实每年也多花不了多少,何况,这对锦衣卫整体而言是有好处的。

  对现有的锦衣卫登记造册,规定总旗以上才能有长随,总旗一人,试百户两人,百户三人,副千户五人,千户八人,署理千户十人,镇抚司十二人,指挥佥事十六人,指挥同知同知和指挥使都是二十人,都必须登记造册,多余人等必须清退,逾期不清退者,予以降职或者调任处置!

  皇帝对锦衣卫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予以全力的支持,裁撤冗员,轻装上阵,恢复活力。

  裁撤下来的老弱也不是没地方去,可以在安排下,去做工,孟岩与皇帝开办的酒厂、炼焦工厂、钢铁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可以说,锦衣卫迎来了自创办以来,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那只要政策不断,锦衣卫势必会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军事集团。

  孟岩来的次数多了,大家都认识这位指挥使家的乘龙快婿,何况孟岩还名声在外。

  “孟大人来了……”

  “孟大人好!”

  “孟大人今天气色不错……”

  ……

  虽然听上去有些讨好的意思,但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真诚的,郭怒执掌锦衣卫,虽然规矩比以前大了,可他们的日子却比以前过的好多了。

  没有人克扣他们的俸禄了,没有人让他们去干私活了,走到街上老百姓也不会再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甚至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尊敬的目光,就连娶媳妇也比以前容易多了。

  “恭喜孟大人了?”

  “同喜,同喜!”孟岩忙抱拳,但是一头雾水,自己什么时候有喜事了?

  正要抓住一个人问一下,可这喜人嘻嘻一笑,拱手抱拳之后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