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五章:战争中的变化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城市为代表,大批的民众纷纷慷慨解囊,为抗日捐款捐物,而前来参军的青壮年更是排满了各个城市的征兵处。

  但是前来报名参军的年轻人突然发现今年参军比之前要繁琐了很多,以前老蒋主政的时候,大家伙想要参军只要往征兵处一走填个表就行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填表是必须的,而且还需要一大堆证明,此外还要检查身体,合格的才能当兵,有文化的还比较好,审核起来不是很严格,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审核就要严格很多。

  就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抗战热潮的时候,以原塞北省为模板,各省开始了教育、医疗的改革,根据行政院下发的文件,要求各省增设乡镇一级的政府,并且以一乡镇一小学一中学、一旗县不少于15所小学5所中学、一省不少于3所大学的标准建设教育。

  医疗卫生改革也是同样的,一个乡镇必须要有一个卫生院,一个县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做简单的阑尾手术这样的医院,一个市要有一所综合性大医院。

  按照预算,所有国统区全部搞下来,单单教育和医疗这两项政府每年就需要投入5亿法币。原本按照政府方面上面的决定,是准备分阶段分区域的进行改革,逐年加大财政收入。

  但是陈锋深知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重要性,于是答应每年给政府投入2亿美元用于教育和医疗改革,希望政府方面尽快落实这一惠民政策。

  有了陈锋的大力支持,政府方面的行动也很快。大批有文化的年轻人和医生被集中起来送到了各个旗县乡镇,先利用破旧的房屋开始教学行医,政府方面则是加大速度修建学校和卫生院。

  老百姓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政府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同时老百姓又是最质朴的,这样的征服他们一定要支持的,于是1942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感动的群体现象。

  这一年政府不用催缴税赋,老百姓在规定的时间内赶着自己的牛车将粮食送到了县城,而且保证足斤足两,绝不掺沙子,都是上好的细粮;这一年政府不用抓壮丁,各地的征兵处人满为患;这一年地里的小萝卜头以及工厂里的童工少了很多,即便是身处中国最偏僻的乡镇,都能听到朗朗读书声;这一年因为头疼感冒而死的中国人少了很多,因为各个县镇都有了自己的卫生院,大病也许看不了,但是头疼脑热还是没问题......

  中国发生的事情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苏联政府再或者是和中国处于敌对阵营的希特勒政权,对于中国所发生的事情都感到极为惊讶的同时,都觉得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东方的狮子醒了过来。

  在军事上屡遭打击的日本政府也颇感无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