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不断的战争(1)_穿越之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斗的结果是残酷的,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唯一可以得到的就是这场战役的带来的教训了了吧!唐志再舰队往回返航的时候冷静的重新总结了这次作战的带来的教训,这一次的教训是和在历史上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舰队和自己新训练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但是很显然成功是很明显的,但是教训也是非常的深刻的。

  就日本一方来说。

  第一在战略上,日军的作战企图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作战能力。日本一直存有扩张野心,其基本国策就是侵略扩张,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每当占领一地后,为了守住占领的地域,就要进一步去占领附近的其他要地,即使遭到了反击,也不愿主动放弃,这就违反了克劳塞维兹在《战争论》中所说的“进攻力量会逐步削弱”的规律,说得浅显一点,就是进攻方随着战线的推进,需要防御的占领地区和至关重要的后方交通线越来越多,所使用的兵力也就越来越多,而用于第一线的部队逐渐减少,相反防御方随着战线的缩短,兵力逐步集中,因而第一线的部队越来越多,于是随着双方前线兵力的对比转变,防御方一旦兵力大于进攻方就可以发动反击,从而使战局发生转变。也就是说,进攻方的攻击行动,如果超出己方力量的极限,就将遭受失败。这也是唐志对于日军的一些做法十分的愤怒的原因,这对唐志的一些脾气的养成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日军在战争初期,战略进攻的第一阶段,日军占领了拉包尔和新几内亚东北部,企图在俾斯麦群岛建立起第一道防线,这一地区对于日军而言,已经是进攻力量的极限了,但是在战争初期所取得出乎意料的巨大胜利,使得日军利令智昏,忘乎所以,决定将战线继续向东南太平洋方向推进,因此在瓜岛修建机场。原本瓜岛被日军视为无足轻重的小岛,当美军在1942年8月4之前的时候美军和唐志的部队联合部队在瓜岛登陆后,如果日军干脆撤出瓜岛,就不会开始一场对其不利的决战了,但日军认为不夺回瓜岛,美军使用瓜岛机场的话将对整个所罗门群岛形成巨大威胁,那么,日军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空基地拉包尔就将失去屏障,进而威胁到俾斯麦群岛一线,所以,决心全力夺回瓜岛。这其实是日军的一直以来的一种非常的落后的观念的引导。

  然而日军这种战略决策,与其军事实力、工业潜力是极不相称的,战争前,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就相当于日本的9倍,1940年美国钢铁产量为万吨,日本则仅为万吨,只相当于美国的11%;开战后,美国全民动员,其工业能力的提升也比日本高得多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