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0章 瀑布逆水走舟_三栖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增大十米,直到长宽各达百米。

  如果是小船的话,就只启动中间的小型平台;随着船型增大,就换更大的平台起运,直到最大的平台负责今天他们乘坐的大船。

  到了瀑布顶部,水流变得平缓,再用平常的动力催动船只上行。

  对于从上游而来的船只,操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上了平台以后,就把船送到瀑布下面,然后从那里再行使出去,继续往下游行使。

  为了使航运在这瀑布处畅行无阻,麦轲把上行和下行的水路分开,按右上左下的原则,把东面的瀑布规定为专门上行;右边的瀑布则专门用来下行。

  两条水道中间正好有一片山岩隔开,这是原来就有的,在洪汛期间几乎淹没,在干旱季节,就看的很清楚,把这段瀑布自然隔开。

  通过上面的东西主干调节分流以后,几乎没有了汛期和旱季的区别,所以这段隔离岩石就成了永久性的标志,正好指导往来的船只不要误入相反的船道。

  麦轲建造了孔瀑布的升降机,就拿他们乘坐的大船作试验,只要这条船能上去,所有的船都能上去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条船是世界上最大的巨无霸了。

  说起这条船来,还是圣山圣城科学院那位造船专家日夜不休赶制出来的,为湄公河约盟的成立所送的礼物。

  在庆典的前一天,才由麦轲用灵犀一动运了过来。

  这条船自重达到了两万吨,满载以后总重有十万吨。

  为了测量升降机的载重量,麦轲特意把这条船满负荷装载了货物,然后开上了平台,然后一阵扎扎声响,大船晃晃悠悠地离开水面升了起来。

  乍一开始,大船离水以后,带起的大量河水,把船底河大船依然连在一起,还有瀑布自上而下倒灌而来,船底依然一片混乱,什么也看不清楚。

  等到离开水面有大约十米的时候,船底已经没有水流,就可以看到一根旋转着的巨柱托起那个平台,平台上面平放着大船,不断地向上升起。

  在刚刚超过十五处,可以听到扎扎得声音更加沉重,那个旋转的柱子也似乎呈现了弯曲的现象,似乎有些不堪重负。

  这时候,正在上升的平台陡然向外移动了一米,最靠近瀑布的船体,就此脱离了瀑布流水的冲击,一下子躲过了何止万吨流水的冲击!

  原来麦轲在设计的时候,特意增加了这样一个应急措施,在有征兆升降机不堪重负的时候,把船体往外推出一米,减轻升降机的吃重。

  果然,这一招非常有效,旋转支柱立刻停止了弯曲和抖动,一鼓作气,把大船到瀑布顶端。

  这里的衔接非常顺利,大船一到顶部,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就用自身的动力,开动大船,继续往上游开去。

  麦轲没有立刻跟去,而是停了下来,登上了升降机平台,他要个这个关键设备提升功率,避免刚才的那种力量不足的情况再次发生。

  根据灵犀一动的测量,至少需要提升百分之十的功效才能安全把十万吨级的大船提升上去;麦轲一咬牙,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解决了升降机问题,麦轲才追上大船,驶向另一个巨艰难的地区。

  顾继之已经在那里述说他们碰到野人的经历,地点就在前面那个著名天险――锦马叻险滩!(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