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冲锋枪_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枪最早是在1936年,由胡戈-施迈瑟设计,在厄尔玛兵工厂进行研制,生产出来了MP36冲锋枪。

  和大名鼎鼎的MP38冲锋枪相比,主要的外观差异,就是MP36冲锋枪的弹匣向左倾斜30°,便于左手握持弹匣。

  之后,是为了简化生产,把弹匣改为垂直设计。

  到了1938年,这种冲锋枪经过改进之后,正式生产装备,命名为MP38冲锋枪。

  这种枪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德国装甲兵和伞兵部队对近距离突击作战的自动武器的需求而列装德军。之后,开始了它辉煌的二战生涯。

  在短促而激烈的波兰战役中,面对波兰士兵的顽强抵抗,MP38成功的保护了防御能力很脆弱的1型,2型,3型坦克和德式装甲车,MP38猛烈火力使得手持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的波兰反坦克士兵无所适从!

  而为了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冲锋枪在1940年再次进行改进。大量冲压、焊接工艺的零件代替MP38的机加工工艺的零件,降低成本。

  同时,标准化的零件在各工厂分头生产,在总装厂统一装配,容易大批量生产,甚至一些非军工企业也能分包生产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经济性和零件互换性。从此成为了一代名枪,二战德国的标志。

  而现在,离36年仅仅有一年而已,也不算超越时代,这个时候,给厄尔玛兵工厂下达任务,进行支持,应该能够将这种冲锋枪捣鼓出来,甚至不需要自己任何的提示!

  同样的,这是短期的计划,长期来看,在毛瑟步枪和冲锋枪之间,还是有一段的火力空白的,这段火力空白,最好是需要中间威力弹药的突击步枪来承担的!

  研制类似于后世苏联的AK系列步枪,也将是以后的重点,不过,从现在看来,研制MP38系列冲锋枪,也是非常必须的。

  毕竟,冲锋枪已经有现成的可以改进,而中间威力的弹药,那就需要从头开始了。

  历史上,到了1941年,德国研制成功并开始生产×33毫米步枪弹,弹壳长由原×57毫米标准步枪弹的57毫米减至33毫米。

  同时,到了1943年,苏联也研制成功了威力和尺寸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中间型枪弹的×39毫米M1943式枪弹。

  之后,小口径开始流行,苏联在70年代开发了毫米枪弹,而华夏则是×42毫米DBP87式枪弹,北约则是毫米的北约标准弹。

  这么多种,究竟哪种合适?这就需要军工人员几年的实验,判断,才能够定型,所以,现在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尽快地服役,还是冲锋枪合适。

  等到以后选型结束,研制出来类似的突击步枪之后,占领区维持治安的二线部队,仆从军,炮兵,运输兵等非直接战斗人员,这些人员配备的武器,冲锋枪还是不错的!部队里即使淘汰下来,也可以给他们使用!

  所以,希瑞克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既然毛瑟步枪不合适,那我们就给我们的部队,配备更多比例的冲锋枪,我们需要一款新的冲锋枪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