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十四章 大展宏图之地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人烟稠密的粮食高产区。便是国朝初期,也曾经在此屯垦,并设了一个百户所。”

  “没道理现在就不能种地了!”董策笑道:“我问过十里铺中老人了,之所以此地的土地抛荒,一个原因除了是此地确实乃是古战场遗址,埋骨无数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灌溉渠淤塞。”

  董策一摆手:“走,咱们头前看看。”

  众人打马过去,一路过来,果然是瞧见了不少灌溉渠的痕迹,只不过这些灌溉的沟渠水利都是已经荒废淤塞了而已。

  大明北地素来就干旱少雨,近五六十年来小冰河时代降临后更是如此,因此土地对河流灌溉的依赖性极大。而自从万历朝末期东林党当政以来,这些年大明朝的水利就没有一处是正儿八经维修的,水利荒废,土地自然就大量的抛荒了。

  石进摇摇头:“真是可惜这上好的土地了,若是能将此地的灌溉沟渠重新疏通修缮,再建出更小更窄的那些通水渠来,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又是一片沃土肥田!”

  董策手下这些人大半都是农户出身的募兵,便是出身军户的王通王羽这些人,是时常下地干活儿的,因此听了都是连连点头,知道董策说的不虚。

  苏大成长的像是老农,也着实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儿,他跳下马,顾不得一地的湿滑泥土,在地上掏了一把,放在眼前细细的看看。

  好一会儿之后回头向董策兴奋道:“大人,此地土质是上好的青粘土,颗粒大,不黏手,攥一把能攥出油来!”

  周伯在一边补充道:“而且一般青粘土往下挖,能挖出黑土来。”

  “哦?”董策眉头一挑,这还真是个意外之喜。

  在这片东亚大地上,黑土一般只分布在现在被建奴占据的关外松花江左近,却没想到此处也有,这可是号称‘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最适合耕种的肥沃土壤啊!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众人策马这片地方细细的走了一圈儿,对这里的也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这里土质肥厚松软,土层深厚,几乎没有碎石牵绊其中。大石头是看着挺多挺骇人的,实则多集中在石山左近和溪谷两岸,而且是大石,而不是碎石。种地最怕的不是那等山丘一般的巨石,绕过去就是了,怕的却是土中的碎石,不但妨碍耕地,稍一不慎还会把宝贵的犁铧给损坏。

  由于两条河流都是斜穿这片荒原,则石山南边交汇,因此每一寸土地距离这两条河流都不算太远,只要是下力气开挖沟渠,就可以把这片地区全部覆盖进灌溉网之中来。

  不消得董策再说,他们就已经是对这里极为的中意了。

  为何选在此地,董策自然还有自己的算计,只不过那些是大的战略方面的事情,却是不太适合向手下们提起了。

  看完之后,众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