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 他怕是得了什么大病_听说我是神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丝相见恨晚的架势,一唱一和着。

  宋史眼睛尤其晶亮,“不知道具体名姓,干活儿休息时,老家总会简单聊到吧?即便不聊,多少也应该带着点口音。”

  小孙确认了其想法,“据说是南方口音,可能是两广一带,但也不一定,估计因为出来的年头太久,口音非常淡了,甚至偶有几句还带着点京味儿。”

  好家伙!两广人士口音带京味儿?那这来京的日子指定短不了。

  于是宋史顺势总结,“所以我们现在要找的,很可能是一个两广出逃二十余年的高姓命案逃犯!”

  “?”打配合打顺手了的小孙都停了下来,硬是没接上话茬。

  徐兰大姐牙疼表示,“高姓我大概齐理解也赞同,毕竟不透露真实名字,单就一个姓氏报出,真实度确实不低,但单凭口音变化就断定有二十年出逃历史,多少还是有点草率吧。”

  小孙抛弃了新基友转而附和起了自家老大,“对对,这要看语言天赋,有些人几十年也学不会,有些人融入环境只需要一个月可能就可以说的似模似样了,不能作为依据。”

  宋史却摇着头,“和京都没有关系,我甚至怀疑老高并没在京都待过多久,而是一直转战着全国。”

  “理由?”小孙质问起来也是丝毫不顾忌一分钟前相见恨晚的兄弟情。

  宋史倒是挺淡定,猴皮筋抻着,另一手比出了两根指头,“两点,一是指纹,二是衣服。”

  话虽简洁,但声音落下后众人都若有所思。

  逼格拉足的宋史这才开始解释,“先说指纹,从这起案件中我们都能看到,嫌犯没有打扫现场的习惯。基于逃犯的推断,指纹比对不上只能说明当时现场并没能提取到,或者难以保存联网,这要放在近些年来看,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所以应该是有些个年头了。”

  “再来就是衣服,京都四月温度算是较为适宜,但昼夜温差非常大,薄毛衣厚外套还是需要的,即便经济条件再不允许,过冬装备应该也能勉强穿穿应付过去,可视频中老高这身打扮,实在过于单薄了些。”

  小孙终于再度接口,“你的意思是说他刚从南边过来没多久?”

  “只是从现有细节推断,不能百分百确定,而且这第二点的意义可能也不大,”逼格装完毕,深谙过犹不及的宋史开始谦虚谨慎,如果不朝一旁的周南抛去那熟悉的“挑衅”小眼神就更像了。

  大兴刑侦众,“......”。虽然但是,但周支真心很低调一人呐,迄今都没啥存在感,也太能给年轻人机会了。

  小孙可没注意到这个,他正在咋舌,“兄弟可以可以,像这样无户籍登记,无稳定居所,无正当职业,无通讯工具,无网络身份,无配偶子女,无亲属朋友的‘七无’人员,要是没你这范围限定,可真无从查起。”

  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比方以案发地为中心,大海捞针式一圈一圈向外扩散查监控。但这其中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就不能以道理计了,估摸即便运气极好的查到,卫导那边也早就安详了。

  两广,20年,高姓,命案在逃,徐兰朝一旁打了个眼色,早有人员查了起来,别说,因现在全国联网的便利,还真立时筛选出五张照片来。

  由于至少有20年历史,不但照片本身带着强烈的年代感,其中的人物长相经过时间洗礼,恐怕也与现在截然不同。

  但就不妨碍试试,徐兰朝小孙道,“找几个人来指认指认吧。”

  卢世明则默默看着,并不准备发表意见,因为他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点小小的脸盲,如果不刻意去记忆,一般人怎么也得见上三四面才能完全认住,何况这种相隔20年起步的老照片,更何况他们连现在的老高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直到他看到左手第二张照片,那个名为高凤翔的男人时,心里涌起股怪异的感觉,怎么说呢,这人怎么...这么像一只老鼠?没错,就周支刚才画的那只,不是形似,但就是说不出哪里像!一个人像老鼠?他怕是得了什么大病!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