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时代带来的碾压(求订阅)_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而是第五大题的选择病句,让他浪费了不少时间。

  不过确定答桉后,他相信最多错一题或者全对。

  第六大题是古代诗文阅读,前一小题是赵人患鼠的故事,这相当于初中的水平,稍微有点文言文知识的,就能轻松做出来。

  何况只是选择题,难度就更小了。

  后面一小题,则需要给文言文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似乎有些不简单。

  等看了那段内容,他顿时乐了。

  这不是刘邦与韩信的将兵与将将的对话吗?它在前世已经烂大街了,谁都能张嘴说几句,夏臻自然不觉得困难。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

  明白内容了,加标点自然也不难。

  夏臻要做的是,将古文多读几遍,尽量避免因为粗心,而点错标点。

  翻译同样很简单,他唯一要注意的是,尽量照着原文翻译,不要受前世各种故事版本影响,免得被扣分。

  反复斟酌了一会,这才把译文写下来。

  做完这些后,他不再去管它,相信最多扣半分一分的,没必要浪费时间。

  最后是作文题,根据材料写一个“陈尹玲的故事”。

  读完这段材料,夏臻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很早以前,就有这种读者体的文章了。

  而写这种文章,是他重生以来最大的优势,他感觉作文撞到自已的枪口上了,不得高分都不行。

  打草稿的时候,他把试卷往旁边的空桌移了移,方便后面的同学看到。

  因为考生比较多,学生坐的是单人单桌,但是桌子之间的距离,远没有前世那么远。

  说的夸张一点,跟平常考试没多大区别,只要你想看,而隔壁又愿意给你看的话,抄答桉非常容易。

  后面的同学见夏臻故意把卷子移过来,急忙对答桉。

  只要不一样的,就照着前面试卷改。

  夏臻打好腹稿,看时间才过去一个小时,不想浪费时间,开始写作文。

  读者体或者说意林体,说到底就是“心灵鸡汤”,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达到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和有意味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对故事进行“无害化”处理,让主题变得纯净,闪着人性的光辉。

  然后笔锋一转告诉你:“看,这就是生活!”

  这些文章,更多的是迎合了人们对某种既定的公众价值观的期望,强调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它给你最需要的营养,强化你与众人都相同的生活预期。

  这样的写作手法,极大迎合了文艺青年的喜好,所以才会在整个八九十年代,成为市场的主流。

  写完作文,夏臻原打算直接交卷,想了想,又放弃了。

  如果是前世,外面应该已经有记者在等候了,准备采访独立特性的考生,从而获得高的收视率。

  在这个时代,低调才是王道,没有人会欣赏一个高调的年轻人。

  特别是他的目标是考上大学后,进机关工作。

  给人留下好印象,非常重要。

  一直等有人交卷,他才跟在后面离开。

  出了教室,看到前面的操场上,有十几个人在讨论着什么?

  从脸色来看,应该是没考好。

  夏臻懒得管这些,离开学校,直接往家里走去。

  这次语文考试,比模拟考简单太多了,考高分不是问题。

  唯一要担心的是,大家都容易了,高分的人太多,所以显不出自已的优势。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