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51章 大洋彼岸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连研究成果都不愿意和人分享。

  “后来呢?”

  陈景恪说道:“后来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此事搁置了。”

  “再后来,在探索大洋彼岸的商洲的行动中损失惨重,最后一点力量也埋葬在了暴风雨中。”

  “此时我们家族已经不剩下几个人了,无法独立再在外面生存。”

  “于是归唐的提议再次被拿了出来,这次再也没有人反对。”

  “经过商议之后,决定让我回来。”

  这个故事错漏百出,可李世民却并未怀疑。

  皆因之前陈景恪拿出来的种种东西,就是他的谎言的最好注脚。

  想质疑他,就先给这些神奇的东西想一个合适的来路。

  想不到的话,就只能相信他的话。

  比起怀疑他的话,李世民更关心另外一点:“你的家族不应该只剩下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陈景恪叹道:“核心就只剩下十来人,大半都是老人,新生代就剩下我一个。”

  “老人们决定留下为家族守墓,然后让我来大唐。”

  这个解释依然有着巨大漏洞,比如为什么不让他带一些相关书籍回来?

  这样岂不是更方便?

  可李世民知道有些问题无法深究,既然陈景恪不愿意多说,那就当没有发现好了。

  只要陈景恪愿意为大唐所用,就足够了。

  所以他转移话题道:“你觉得现在我们去探索商洲合不合适?”

  陈景恪想了想道:“不知道北方航道摸索的怎么样了?”

  李世民说道:“已经探索道了商洲海峡(白令海峡)附近。”

  “因为环境恶劣,我又严令他们不许随意跨过海峡,所以没有去对岸。”

  陈景恪说道:“那就去吧,一点一点摸索,重点是寻找我曾经说过的那几种作物。”

  李世民精神一振,道:“好,我马上就命人做准备,二三月出发,到达商洲海峡时刚好是夏季。”

  “北冰洋天气转暖海冰融化,刚好可以驾船渡海。”

  这方面的事情陈景恪懂的并不比李世民多,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

  从皇宫回来,他仔细回忆前世看过的相关信息。

  然后发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很多事情他都已经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了。

  就比如眼下的探索商洲之举,他一点忙都帮不上了。

  这几年大唐大力发展水上力量,海船和下饺子一样的下水。

  除了海军和商船,探险队也不下五十支。

  这还是官方的,私人探险队也不在少数。

  海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人早就摸索清楚了。

  比如要吃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防止坏血病,再比如其他的一些东西。

  这些细节要么他早就告诉了别人,要么这个时代的船员们早就自己总结摸索出来了。

  至于别的什么东西,他完全就不知道了。

  尤其是航路上的具体情况,别说这辈子,上辈子他都不知道。

  他对世界的了解还停留在地图上,具体航路只能靠探险家们一点点摸索。

  还有各种补给站之类的,都必须探险家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的地方,然后一点点建设。

  这些补给站才是航路上的生命线,维持着大唐在海上的一切活动。

  这些年大唐对外探索其实主要也就在干两件事情。

  一是一点点填补地图上的空白,二建立各种补给站。

  收获也是很丰硕的,至少在亚洲区域,到处都是大唐探险队的踪迹。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