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少年强则国强_重回八零年代我妈年轻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奶奶规定的,怕陈阿姨不愿意要,以后上学路上,我们俩一边吃一边走。”

  王奶奶点点头:“你们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得多吃点,以后上学路上一人一个,反正王奶奶家的母鸡每天都会下蛋。”

  “不过,你可不能告诉你妈哦,我怕她心里过意不去,这是王奶奶和你的小秘密哦。”

  “好!我不告诉妈妈,咱们拉钩。”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是不礼貌了,自己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答这些对自己好的人。

  江盼籽把自己的玉米分了半截给律山川。九月中旬是种秋麦的季节,田野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

  经过农民朋友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他们三人就穿梭在田野中,穿梭在去学校的路上。

  他们同王奶奶说好了,只送几天,从后天开始,他们俩结伴上学结伴放学,已经读小学了,要锻炼锻炼自己。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不能天天让家长送,会被学校里的同学笑话的,王奶奶同意了他们说的。

  到了秋忙的季节,自己家还有点田地要播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接送他们。

  走到隔壁镇上的小学,木质招聘质朴的刻着几个大字“阳光希望小学”。

  江盼籽有些恍惚,光线照到她的脸上,她总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80年代的农村学校,没有宽阔的操场,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可移动的背板,更没有打扮时髦能歌善舞的女教师。

  这小学是由四五间连门窗都没有的教室组成的,那个时候物质匮乏,所有新鲜事物所有与外界的联系只能从学校从老师那里得知。

  阳光希望小学一共只有六个班分为六个年级,学校只有语数外体育四个老师,还有校长,校长她是全能的,什么都教。

  读完小学,初中就得去镇上读,高中在县里,这就是为什么农村的孩子最多读完小学就失学的原因之一。

  1986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可当时大部分家长还是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因为觉得孩子读书没用,在家种田就好了。

  甚至有贫穷家庭宁可让自己家男孩子读书,女孩子读完小学后,就不让读了,只因为女孩子以后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没办法为自己家创造财富。

  这种思想,阻止了很多年轻女孩子想要往上努力奋斗的机会。

  这终究是因为太穷了,还是性别的歧视问题呢?

  但也有贫困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读书,不顾辛苦劳累,也要让孩子读上大学的家庭,从此改变了一个家的贫穷境况。

  可想而,知读书,受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不过好在社会在进步,江盼籽三十岁的时候,经过十年的努力,在2010年,终于实现了我国总体上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

  中国真的是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她永远为祖国自豪!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