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本章全是讲题,枯燥慎点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不用虚词,方显得简明利落。

  “如这篇探花文,便是上句破题面,下句破题意。上句紧扣本题逐字破解,下句则从本题散发至全章,以‘一忧勤惕励之心’之句承全章之旨,又不触及题外文字,极是清通简洁。当然你做破题时也可以上句提领全章之意,下句再扣本题。只是要小心,破题时可借题目上下句之意,万不要犯其字,落了连上侵下的大忌。”

  崔燮一边点头一边猛记,脑海中的PDF也不断拉长,打定主意以后做作业、考试时都要把这些忌讳先拉出来读一遍,以免犯错。

  林先生觉得这就讲得差不多了,见他也停了笔,便找他要来笔记,看着自己讲得哪儿有疏漏的地方,边看边说:“虽说童生试考的都是小题,可那些题是割裂截搭圣人文字而成的,若是初学做文就做那些,容易拘束才思。要做还是先从大题下手,才能宽阔胸襟,养出文章的气魄。我就从这篇时文集上挑几道大题给你留作功课,你一道题目破他三五个破题……”

  他的话语忽然一断,眼角抽了抽,把崔燮那本笔记撂下,自然地转换了话题:“我再给你讲一个正破反破之法,你回去把这本会试程文前三篇的题目与破题抄下玩熟,自己再依次正破一遍、反破一遍、顺破一遍、逆破一遍,明天早上交给我。”

  崔燮早被十二道破题震憾住了,完全没注意到他之前是漏讲了那两种破题法,只顾着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地听讲。

  林先生又保住了师道尊严,讲得又痛快,对他这个尊师重道的学生更喜欢了,讲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觉得应该再多布置几道题才好。但他先已经说只破三篇,再追加也不太合适,于是去自己书房里取了一本沈度字的字帖回来交给崔燮,让他拿回家去,每天临二十页交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这章很枯燥无味,可是我就想写这个,毕竟是科举文,得让主角读读书,做做题啊,要是一笔带过的话就感觉空落落的

  修个BUG,破题时不是不能和原题有重复的字眼,只是人、东西的名字要用代称,我写错了,大家当没看见好吗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